![产业集群发展与地方政府治理——以建设台州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例]()
邵海丽[1]2004年在《产业集群发展与地方政府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群”是对“企业活动在地理上趋向集中”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19世纪末以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目前,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产业国际转移,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大范围...
![公路桥梁交通噪音及其控制研究]()
梁艳[1]2003年在《公路桥梁交通噪音及其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的发展,公路、桥梁、轻轨等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兴起,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交通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由于时间及精力的限制,本论文仅就交通噪音的问题进行...
![县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陕西乾县为例]()
杨新宇[1]2003年在《县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中国特殊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农村城镇化现在仍是中国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现阶段,农村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区域,以陕西乾县为实证,研究和探讨县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的基...
![城市化进程中的苏州市可持续发展]()
蒋玉华[1]2003年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苏州市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城市化亦然。虽然,城市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但城市化却带来了诸多难题和困扰,现代“城市综合症”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城市发展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己成为世...
![山区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
姚丽芬,李庆辰[1]2004年在《山区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论述了旅游业对实现山区小城镇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其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据此提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姚丽芬[2]2003年在《山区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北...
![城市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刘嘉汉[1]2011年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升,...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廖永伦[1]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
![西部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张丹[1]2014年在《西部农村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和社会文明进程不断加深的自然历史过程。作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区域之一,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郭灵[1]2007年在《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作指导。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在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有新的思路,不断总结和探索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思路与方法...
![关于我国农村小城镇化的思考]()
袁中金[1]2006年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
![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贾善和[1]2002年在《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文中指出从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来看,阶层结构的比例失调,往往是引发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或者会使一个社会难以应对其他原因引起的经济社会危机。我国现阶段以农业为唯一或主要职业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占劳动人口的44%,这种不合理的社会阶层比例结构,直...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模式的初步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旅游发展规划为例]()
钱益春[1]2002年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模式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广泛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已日益显示出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从战略上作出调整,将旅游业确定为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无疑,旅游开发已成为当前区域开发的一大热点。然而区域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
卢海元[1]2002年在《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文中认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民进城面临的障碍已经主要不是体制和政策障碍,而是门槛过高、农民城镇化能力过低的经济障碍。这种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决定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农...
![城镇环境规划研究]()
王东[1]2007年在《渝北区龙兴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概述了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及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程序与方法。根据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的总体规划,调查分析龙兴镇的环境质量现状,制定各规划水平年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相应措施,以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目前,龙兴镇...
![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
谢祥辉[1]2002年在《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步伐的加速。这对我们广大建筑人员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们的手中笔下,会有多少条街道在短期内被建造出来,又有多少幢旧建筑被拆除而代之以新建筑。不过,在我们陶醉于“一年一个样,叁年大...
![积极推进长治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研究]()
王喜莲[1]2002年在《积极推进长治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由其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农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必由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过度性作用。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
![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
翟亚萍[1]2002年在《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探讨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定义及其相关问题出发,通过探析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挖掘中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的自上而下城市化制度安排和在...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
陈静[1]2002年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范围“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利用、改造的规模和速度空前加大,促进了各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创新中心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研究]()
刘嘉汉[1]2011年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
![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杨娜[1]2002年在《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小城镇建设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