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周期癌基因及其表达的调控

    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周期癌基因及其表达的调控

    海春旭[1]1995年在《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周期癌基因及其表达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肿瘤与自由基生物学的关系又重新受到重视,寻找高效复合自由基清除剂(或称抗氧化剂)又成为许多实验室的重点研究课题。本课题组早在1990年曾提出“抗氧化剂复合链”的假说,即在生物体内,...
  • 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克隆,表达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克隆,表达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顾继杰[1]1996年在《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克隆,表达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细胞凋亡的研究最近几年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人们关注的新热点之一,它是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组织成形和细胞数目维持稳态的中心机制,细胞凋亡与有机体的很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关系密切,它为某些人类疾病的控制与治疗...
  • 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刘毅敏,张定林,肖湘,刘海红,赵先英[1]2012年在《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熊果酸(ursolic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如枇杷叶、夏枯草、车前草、熊果、女贞子、山楂、白花蛇舌草等中,以游离或与糖结合成苷形式存在。研究表明,...
  •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马艳苗[1]2013年在《风湿宁胶囊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炎症、骨骼和软骨破坏及滑膜组织增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病机制不仅涉及T淋巴细胞活化,而且与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及线粒体功能失活...
  • 辐射与鼻咽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辐射与鼻咽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曲颂[1]2006年在《DNA-PK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高发,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及鼻咽癌细胞对射线较为敏感的特点,放射治疗被认为是...
  • HSP70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HSP70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郭建成[1]1998年在《HSP70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文中认为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研究胃癌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对胃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业已发现,在胃癌中存在原癌基因如C-myc、C-erbB_2、H-ras、C-met等的突变、扩增、活化以及抑癌基因如...
  • 抗BCL-2核酶基因转染促进GRC-1肾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抗BCL-2核酶基因转染促进GRC-1肾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汤群辉,王禾,陈宝琦,邵国兴,秦荣良[1]1999年在《抗bcl-2核酶基因转染促进GRC-1肾癌细胞凋亡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抗bcl2核酶促进GRC1肾癌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体外构建抗bcl2核酶基因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DORRZ,用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法导入GRC1细胞,用D...
  • 卵巢癌耐药基因的筛选及耐药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卵巢癌耐药基因的筛选及耐药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田方[1]1999年在《卵巢癌耐药基因的筛选及耐药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但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多药耐药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目前认为与肿瘤发生、转归有关的参与细胞凋亡的癌基因产物与化疗抵抗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对化疗...
  • 丁基苯酞对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丁基苯酞对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董高翔[1]1999年在《丁基苯酞对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继心脏病和肿瘤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迟发性...
  • 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

    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

    马钢,任明姬[1]2012年在《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软骨下骨改变和软骨退化为特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研究证实软骨细胞凋亡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研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机制及研发或筛选抗软骨细胞凋亡的药物必将给骨关节炎的防治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 (-)黄皮酰胺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黄皮酰胺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王润生[1]2000年在《(-)黄皮酰胺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老年人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在已发现的AD致病因素中,如β-淀粉样肽,过氧化损伤,低能量代谢等都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许多研究也...
  • 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潘习龙[1]2000年在《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急性白血病属于中医虚劳、血证、温病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为精气内虚、温热毒邪炽盛,发病机理不外乎邪毒内蕴、正气虚弱、血行瘀滞、痰邪凝滞,临床采用辨证和辩病的方法,给予扶正、解毒、化瘀及砷剂等治疗。导师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 甲肿方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

    甲肿方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

    胡克武[1]2000年在《甲肿方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的非毒性甲状腺肿指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由精神、环境、遗传等因素引起,以甲状腺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而不伴有甲亢为特征。甲肿方是导师李任先教授的经验方,临床观察对甲状腺肿有良好的疗...
  •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邹军[1]2000年在《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世界各地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并呈现死亡率、致残率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
  • 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及NO、缺血预处理、热休克对其不同影响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及NO、缺血预处理、热休克对其不同影响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马颖艳[1]2000年在《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及NO、缺血预处理、热休克对其不同影响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特殊的死亡形式,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性“自杀”过程。冠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肌能量需要时就发生心肌缺血。一旦缺...
  • 猪囊尾蚴的发育生物学药物作用机理

    猪囊尾蚴的发育生物学药物作用机理

    刘永杰[1]2000年在《猪囊尾蚴的发育生物学药物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囊尾蚴病是一种危害畜牧业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筛选有效的抗囊药物以及为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猪囊尾蚴的体内外发育规律以及药物对不同发育时期猪囊尾蚴的作用;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详...
  • 针刺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影响

    针刺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影响

    关玲[1]2000年在《针刺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深入揭示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本课题以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梗塞为实验模型,以针刺对脑缺血时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为主题,采用显微录相装置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染色法及白细胞荧光示踪法,动态定量地观察...
  • P53与DNA损伤修复研究

    P53与DNA损伤修复研究

    龚红建[1]2016年在《Δ133p53协同p73促进DNA双链断裂修复》文中研究说明p53家族在个体发育、肿瘤抑制与发生、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53家族成员(p53、p63和p73蛋白)之间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在DNA结合域上p73与p53蛋白有63%的相似度,p63与p...
  • Caspase-1、caspase-3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实验研究

    Caspase-1、caspase-3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实验研究

    杨鹏飞[1]2000年在《Caspase-1、caspase-3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Caspase-1、caspase-3是迄今已发现16位成员的天门冬氨酸(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超家族的较为活跃的两个成员,前者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后者与细胞凋亡关...
  • 亚低温再灌注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亚低温再灌注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世林[1]2000年在《亚低温再灌注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证实亚低温再灌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理;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远期肾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联系机理。方法:参照Takada等人的原位灌注法并加以改良,建立了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