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李卉[1]2016年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搭配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搭配作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者的搭配行为和搭配能力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重视。Pawley&Syder(1983)指出,学习者若想获得接近本族语的选词能力和接近...
王文格[1]2009年在《现代汉语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详细论证,确定了现代汉语小句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对形谓句重新定义,扩大了形谓句的外延,这是本研究的基点。然后,在大规模语料当中切分出每一个小句,分层级排出现代汉语句型句式的优先序列,确定形谓句在其中的位置。然后,排出形谓句句...
郑李卉[1]2016年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搭配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搭配作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者的搭配行为和搭配能力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重视。Pawley&Syder(1983)指出,学习者若想获得接近本族语的选词能...
杨春雍[1]2005年在《越南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越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学生在补语学习上存在很多偏误。有的有规律,有的没有规律,因而引发了研究的兴趣。经过文献检索,发现对汉语学习偏误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欧美学生,亚洲也主要集中在日、韩等国学生,而对于越南学生汉语学习...
祁峰[1]2003年在《定中式[A单+N]中“形名组合”的选择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结合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角度对单音节形容词和名词的组合中的选择性关系进行描写和解释,旨在为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提供语言学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
郑李卉[1]2016年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搭配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搭配作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者的搭配行为和搭配能力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重视。Pawley&Syder(1983)指出,学习者若想获得接近本族语的选词能力和接近本族...
翟艳[1]2003年在《日本学生汉语动词使用偏误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依据汉语语法理论对各类动词语法特征的描述,分析研究了日本学生在由初级到中级相衔接时期使用汉语动词时产生的偏误。统计显示,日本学生的汉语动词偏误呈现两大倾向,一是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一是及物动词的语义搭配不得当,文章重点分析了偏误动...
王静[1]2009年在《AA式程度副词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缺乏发达形态变化的汉语,有着丰富的、普遍的重迭形式。重迭式副词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日益开放的系统,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副词系统中关于程度副词的重迭研究也就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本文选择了17个AA式程度副词,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
李静文[1]2017年在《《现代汉语词典》反义同词释义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义同词是指同一个词形下的多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为相反或相对义位的现象。在中国古代,晋代的郭璞就用词汇学对其进行分析,它被认为是“反训”的基础。反义同词固然是一词多义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却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很多语言中,例如...
李剑锋[1]2002年在《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小叁角思路为指导,对现代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力图说明这种现象的语法构成、内部语义关系、语用特征及功能与成因。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界定添加现象,概括其基本特征...
谌于蓝[1]2002年在《金文同义词研究》文中提出同义词,表达相同、相近的概念,是汉语词汇中一种特殊的聚合关系,广泛存在于典籍文献中。同义词的存在,是汉语词汇丰富的标志之一。金文中同义词的存在,是两周、春秋战国时期汉语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考察铜器铭文中的同义词,参校传世文献典籍,既可看到汉语词汇自古...
秦振华[1]2016年在《教师修正性反馈对英语学习者作文词汇习得发展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反馈作为写作过程教学法的重要手段,其对中介语发展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将教师反馈研究的焦点放在循环验证教师反馈对促进目标语形式准确的有效性上,教师反馈是否有助于学习者...
娄雅楠[1]2017年在《叁个平面视域下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人们用以表达否定的最常用的两个媒介,它们常常能互相替代,但又各有分工。本文以叁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基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选文中的相关语料,试从句法、语义...
张泽宁[1]2004年在《《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文中认为《六祖坛经》中出现助动词“得”等十个,本文对“得”、“须”、“可”、“敢”、“能”等五个助动词作统计,考察了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情况。胡玉华[2]2001年在《《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叔湘先生曾在...
赵春利[1]2006年在《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连接词汇学与句法学的纽带,词语组合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形名组合是词语组合的核心形式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静态组合规律及其动态句法功能。本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
刘红梅[1]2000年在《论形宾动词》文中研究说明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何时能够作宾语,与前面充当述语的动词的性质有很大关系。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主,参考其他词典,并通过大量语料验证,从中确定了271个形宾动词。通过定量分析,细致考察了动词与形容词性宾语在搭配上的句法、语义特点,以及形...
李占平[1]2004年在《《庄子》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史的研究是以汉语断代研究为基础的,而汉语专书、专题研究又是汉语断代研究的基础和必经之路。只有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文献进行专书、专题的研究,才能把握认识汉语在各个时代的语言面貌,从而对汉语的整个发展脉络和历史面貌有个明晰的把握...
陈志宏[1]2013年在《韩国语汉字词词缀与汉语词缀的对比》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主要以韩国延世大学语言信息开发研究院编著的《延世韩国语词典》(1998年10月9日)中收录的103个韩国语汉字词前缀及246个韩国语汉字词后缀及其派生词为基础研究对象,汉语词缀以现代汉语中常用的32个汉语前缀和49个汉语后缀...
王弘宇[1]2001年在《说“一A就C”》文中指出我们注意到,"一……就……"格式的许多实例中,格式前项和后项之间隐含着一个被跨越的中间项。我们仔细考察,发现这部分实例表示的深层意义是"前项未经过通常应有的中间阶段就与后项相接",即:"一A(未经过B...
王晓雯[1]2012年在《现代汉语起始体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的体一直都是汉语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讨论的比较多的是完成体(或现实体)、进行体、经验体,起始体虽有提及,但专题讨论的文章却比较罕见。本文以现代汉语起始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探讨,确定该体系统的内涵及其内部成员,力图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