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秀秀[1]2001年在《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大豆抗感品种和不同株龄感病品种接种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前后形态组织结构差异和多种生化性状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并以此初步探讨了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大豆对疫霉根腐病菌的形...
侯文胜[1]2001年在《优化叁种遗传转化体系创造转抗虫基因小麦(Triticumaestivum)新种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是人类的主要食物,年产量超过5亿吨。虫害是造成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小麦生产也受到如蚜虫、粘虫等害虫的严重威胁,由于在现有的小麦种质资源中...
李秀萍[1]2006年在《不同基因型苎麻纤维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原料,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服装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国际市场对苎麻纤维品质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培育优质苎麻新品种已经成为目前苎麻育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苎麻原麻圃选...
郝小琴[1]2001年在《甜糯玉米双隐性基因互作效应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糯米(wxwx)材料分别与普甜玉米(susu)和超甜王米(shsh)杂交,在F_1代的果穗上分离出纯台双隐性基因甜糯玉米(susuwxwx或shshwxwx),再同时种植双隐性基因甜糯玉米及亲本普甜玉米、超甜王米...
夏春[1]2013年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源鉴定和杂交稻亲本白叶枯病抗性改良》文中指出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叁大病害之一,发掘和利用新的白叶枯病抗源以及选育和种植白叶枯病抗性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危害的安全、经济、有效的举措。本硕士论文研究分叁部分:利用6个白叶枯菌株(小种),以白叶枯病候选抗源台农69(TN6...
黄团[1]2008年在《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的创建及细胞学与分子标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2n=AACC=38)是甘蓝(B.oleracea,2n=CC=18)与白菜(B.campestris,2n=AA=20)天然杂交进化形成的复合种。利用现有丰富的甘蓝和白菜资...
郭彦[1]2001年在《黑糯玉米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国内外8个黑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黑糯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及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同时应用RAPD技术对8个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黑色糯、CBW2在产量及产量性状上都具有较...
兰涛[1]2001年在《水稻微卫星连锁图构建及稻米若干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以两系杂交稻强优组合培矮64s/E32的一个加倍单倍体(doubledhaploid,DH)群体(含有86个株系)为供试材料,构建了一张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或简单序列重复(simplesequen...
乔保建[1]2007年在《水稻异交相关性状及其对GA_3敏感性的遗传分析》文中认为水稻异交习性直接影响杂种一代制种产量,在某些组合甚至是影响其大面积普及的限制因素。鉴定出异交相关性状有利等位基因,是聚合有利基因改良不育系异交特性的基础。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使用GA_3是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一项关键措...
王辉[1]2001年在《数量性状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以下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在实际连锁分析检测QTL时,试验群体中选择作用是普遍存在的,这会给QTL分析带来偏倚。如何在试验群体中确定选择对性状QTL连锁分析的影响就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半同胞设计和侧翼标记情况下,探讨...
云泓若[1]2001年在《中国汉族人群内皮素-1基因BsiYⅠ和TaqⅠRFLP频率及其与妊高征和缺血脑卒中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内皮素-1是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从培养的猪大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悬浮液里分离和纯化出的一种活性多肽。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有力的内源性缩血管因子。近几...
刘爱秋[1]2003年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反义Wx基因改良稻米淀粉品质》文中提出品质改良是近年来水稻研究的重点之一。尽管各地稻米食用习惯有所差异,软而不粘的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品种均为消费者所喜爱。然而,目前我国水稻品种尤其是籼稻品种多数直链淀粉含量过高,品质不佳。培育中等或略微偏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籼...
孙彩霞[1]2001年在《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体系及抗旱鉴定指标遗传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试材,着眼于抗旱性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分别从形态学、生理学、解剖学等角度对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研究结果的数量分析过程中借引了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蔡丽琼[1]2001年在《对生性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遗传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的对生性状是一个新的变异类型,是高产育种极其珍贵的基因资源。本文利用对生性状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研究了对生性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性的影响,探讨了对生性状对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
李玉玲,张长江,杨铁柱,许新芳,刘风英[1]1996年在《玉米株型性状的基因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世代分析方法对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模型、基因效应及其与亲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组合的60个性状中分别有10个和22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说明加性基因...
王林海[1]2006年在《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小麦遗传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和形态标记对黄淮麦区的13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和表型性状...
杨学举[1]2004年在《小麦蛋白成分和淀粉特性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及品质改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种植的小麦多为中筋类型,缺乏强筋和弱筋品种。基于此状况,国内育种者已于近年开展了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蛋白质和淀粉是小麦子粒的最主要成分,对小麦面粉的面团特性和面包...
阮仕立[1]2001年在《中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描述标准及其计算机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分布于湖北省郧西县境内19个乡(镇),54个村(组)的180多个野生葡萄株系为实验材料,对该县野生葡萄的植物形态学特征、果实性状、物候期,葡萄资源描述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与野生葡萄的适应性,以及野生葡萄资源信...
杨新国[1]2001年在《桃(Prunus.Persica(L).Bastch)种质资源的鉴定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桃(Prunus.Persica(L).Bastch)起源于我国西部地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栽培,已形成众多的变种,品种和类型。对桃种质的鉴定,分类和演化研究...
朱庆,李亮[1]2003年在《不同地方乌骨鸡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家禽基因组中的10个微卫星标记,对位于不同地区6个乌骨鸡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各群体的遗传杂合度、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遗传距离对这几个乌骨鸡种群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乌骨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