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与超越:阳明心学道统构建与学案史籍编纂中的“门户”李德锋(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摘要:中国历史上的道统构建起源较早,内容发展比较丰富,并...
从王阳明“致良知”论当代人格塑造刘妮妮(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致良知”作为心学体系的核心,自有其理论意义和价值,并且与我们当今对于人格的塑造也息...
论作为禅式儒学的阳明心学董群摘要“禅式儒学”这一提法,意在说明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对于佛教,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吸收,论文从儒佛比较的角度探讨禅学对于阳明心学的影响,说明阳明学似禅...
“入而能出”与“往而不返”——基于徐渭与梵高的跨境域思想研究黄琳12,(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王阳明与平民哲学的兴起黄文杰,徐晓莹(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10)摘要:王氏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王阳明承继家族文脉,在明代中叶时代变...
邵雍心学思想圭旨崔波摘要:邵雍是北宋时期“五子”之一,其创立的先天象数易学图式,与周敦颐的太极图式相比较,具有更加精细的结构和内容,用数理推衍展示“道”“理”思想,其思想体系自...
宋以来道学人士的心疾问题衷鑫恣摘要:宋以来道学人士罹患心疾的病发比率总体不高,史料中保存的若干病例多由个人原因造成。不过,由于程朱学重“思”,宋明道学家“因思致疾”的现象着实较...
“三全圣人”王阳明的人生哲学钟承娅(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心学大师,其经典语录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数可能,也给我...
梁漱溟的新心学*——心学形上学视野中的“伦理社会”学说研究陈畅摘要:心学形上学探讨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内在关联,作为感应之几的良知是激发事物间真实、高效联系及活力的根源。从心学形...
清初尊朱黜王思潮中的《孟子》诠释——以李二曲《孟子反身录》为中心李敬峰【摘要】李二曲是清初三大儒之一,他的《孟子反身录》以“宗本阳明,兼摄程朱”为基本宗旨,以“阳明心学为上达,...
明清之际哲学转向的气学视野——以黄宗羲《明儒学案》《孟子师说》为中心陈畅【摘要】明清之际“自性理转向经史”的哲学转型是中国哲学史的重大事件之一。其中,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开...
内向与超越——刘宗周视域中的“四句教”王驰,雷震(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四句教”作为阳明学的核心表述,在王阳明生前已有争议。尤其是对“无善无...
阳明心学的再认识与当代意义初探滕永琛(1.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2.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江西吉安343000)[摘要]阳明心学是中华优...
王阳明心学中的“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王凯立(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在王阳明心学中,“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是致良知落实到市民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学界在...
两种情感主义的“心学”理论——斯洛特与王阳明比较研究姚新中张燕[摘要]文章从比较的视角来考察斯洛特和王阳明两种不同的“心学”理论。斯洛特用中国哲学的“心”(heart-mind...
略论阳明心学的禅宗色彩向阳(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香港)摘要:王阳明是有明一代最为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一生历经出入佛老、龙场悟道、天泉证道,开创了一条与程朱理学截然不同的道...
【哲学研究】刍议李光地视域中的阳明心学*冯静武摘要:李光地一方面“俱言王学”,在为学初期质疑程朱理学,对王阳明心学抱有“同情”;另一方面又认为“伯安之失大”,对王阳明心学展开批...
·思想史研究·朱熹论性情、爱情与人情——兼论李泽厚以“情本体”对朱熹的批评乐爱国1,2(1.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江西上饶334001;2.厦门...
(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516000)怎样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如何理清王阳明心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甚至与儒学的关系呢?单纯的说理和干巴巴的学术素材的堆积,不太适合缺乏相应的...
(临沂大学,276000)摘要: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效果形成的基础,离不开明代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心学思想对当时市民的影响。由此看来,《西游记》在当时被广大读者接受,离不开商品经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