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1]2003年在《高血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白细胞介素6mRNA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文中认为目的:许多研究表明IL-6mRNA在实验性脑缺血中有明显的表达,并且有神经保护作用。本实验就是观察了IL-6mRNA在高血压大鼠MCAO后的不同部位及细胞来源的表达及其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观测高...
严冰[1]2003年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院前时间窗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了解中国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院前时间窗分布的现况,探讨目前影响溶栓治疗院前时间的因素。研究方法:纳入147例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均为院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内就诊四川...
吕桂善[1]2003年在《乳源抗高血压生物活性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题背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超过1200万,高血压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的公共卫...
董贵成[1]2003年在《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有特异性乳抗体(milkantibody)的乳称为免疫乳(immunemilk)。免疫乳中除含有乳抗体外,还含有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细胞因子,免疫乳中的抗高血压因子就是其中的一种。本研究对免疫乳中抗高血压因子进行...
段文慧[1]2003年在《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共3篇.第一篇讨论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文中介绍了近些年来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病机、中药治疗、其它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认识。第二篇介绍了西医对急性心肌梗死治...
陈哲明[1]2006年在《Brugada综合征分子遗传学及细胞电生理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自1992年首次被报道后,Brugada综合征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同,根据2002年及2003年两次欧洲心律失常工作组会议达成的共识,Brugada综合征被定义为一种“疾病”。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袁志明[1]2003年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睡眠呼吸疾患,近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SAS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OSAS患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对...
齐伟静[1]2010年在《中国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是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痴呆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仅次...
吴智平[1]2003年在《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基本临床特征和影响脑出血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相关因素。资料和方法1.统计描述1991-2001年我院620例脑出血住院病人的概况。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病人的病变部位、危险因素、病因和预后的...
林兴[1]2004年在《龙眼参黄酮和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的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龙眼参(YLS)分离纯化出黄酮和皂苷,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进行分析鉴定。观察各成分对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筛选出有降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1)依据黄酮和皂苷的各自理化性质,选用合适的提取溶剂和洗脱...
毛建华[1]2001年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关联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50例正常人、50例高血压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
孙学江[1]2002年在《冠心病PCI术前后内皮素、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CD_(41)改变与早期并发症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其首次成功率达9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得...
张莉[1]2002年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室壁瘤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和左室造影(leftventri...
高岩[1]2002年在《TGF-β1,PAI-1,AngⅡ与高血压性肾损害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测定1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2例正常人(对照组)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浆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观察其在不同分级、不同...
张梅[1]2002年在《冠心Ⅱ号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诱发的多基因、多因素性疾病,其发生涉及内皮损伤或功能障碍,单核细胞与内皮黏附并侵入内膜转化为巨噬细胞,中膜SMC迁移至内膜并大量增殖,脂质...
刘锡棐,杜建,蔡晶,黄跃东,刘新峰[1]2006年在《康欣胶囊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系统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康欣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依据系统的诊断标准选取肾虚血瘀型VD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郭利平[1]2002年在《丹酚酸B预适应的心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丹酚酸B预适应的心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我们基于缺氧预适应(HPC)机制,通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和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建立缺O_2/复O_2损伤的细胞模型,以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
阮君山[1]2017年在《心血管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CVD的基本原因尚未完全了解。遗传因素在复杂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遗传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
晋军[1]2002年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A及其α受体在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中的作用》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是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也是决定血管反应性和血管构型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阻力血管结构变化主要是由于V...
李若白[1]2004年在《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文中提出前言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T)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由多种因素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