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诚”的美学意蕴_儒家论文

    “真诚”的美学意蕴_儒家论文

    “诚”的审美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DOI:10.16152/j....
  • 荀子的“斗争”理论_荀子论文

    荀子的“斗争”理论_荀子论文

    荀子论“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荀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本文所欲讨论的主题是荀子对“争”(争夺)的认识,内容包括争(争夺)的根...
  • 生命的延续与荀轩的“乡土愿望”_儒家论文

    生命的延续与荀轩的“乡土愿望”_儒家论文

    生命的延续与荀学之“乡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愿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识码]A[文...
  • 赋体文与小说文体之形成

    赋体文与小说文体之形成

    王景龙[1]2004年在《赋体文与小说文体之形成》文中指出小说是人类成年的艺术,中国古代小说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过其他各种早出文体的影响。关于中国小说与其他各种早出文体如史传、子书及杂史、杂传的关系,已为众多学者所关注。至于小说与赋体文的关系,虽亦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但目前尚未见详细的论述。本文认为,对...
  •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刍议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刍议

    张东杰[1]2004年在《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不仅是儒家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它是以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民贵君轻,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从总体上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

    贾剑虹[1]2002年在《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犯罪是一社会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犯罪是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的社会难题。在中国,从古至今,无数的思想家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先秦儒家与法家一方面总结了前人预防犯罪的思想,并作出了重大...
  • 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

    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

    丁小丽[1]2002年在《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名分”往往用来指代某一社会个体的身份和地位,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的日常用语。从现代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名分”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社会角色及其规范。它是古代中国人用来构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核心概念,与传统中国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

    《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

    张泽宁[1]2004年在《《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文中认为《六祖坛经》中出现助动词“得”等十个,本文对“得”、“须”、“可”、“敢”、“能”等五个助动词作统计,考察了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情况。胡玉华[2]2001年在《《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叔湘先生曾在...
  • 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

    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

    王伟[1]2000年在《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文中研究表明荀子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前人各家各派的批判和吸收,完成了重建儒家的大任,从而成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哲学家,无论其人学还是其美学都有其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便来自于他的性恶论。性恶论是荀子论性之创见,旨在建立...
  • 《庄子》反义词研究

    《庄子》反义词研究

    李占平[1]2004年在《《庄子》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史的研究是以汉语断代研究为基础的,而汉语专书、专题研究又是汉语断代研究的基础和必经之路。只有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文献进行专书、专题的研究,才能把握认识汉语在各个时代的语言面貌,从而对汉语的整个发展脉络和历史面貌有个明晰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