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君[1]2017年在《论萧红小说的叙事伦理》文中指出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独的女作家,从文坛崛起伊始,便受到人们普遍而持续的关注。然而萧红的定位,经历了褒贬沉浮,评价不一。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学评价系统的单一、狭隘和易变。要对包括小说在内的萧红创作作更为恰如其分的评...
林娟[1]2002年在《在中国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资源之间——谈林纾的翻译和创作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内容提要:林纾以独特的翻译方式,多产的译作及其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占据着独特的位置。本文从一、林纾的译介情况及影响其书目选择的因素:二、“林译小说”序跋中的比较文学思想;叁、林译小说与林纾自身创...
郑方超[1]2002年在《历史想象与文化重建》文中提出五四以来,白话小说在书写传统中国的时候,主流意识总是将其处理成昏暗、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金庸却别出蹊径,为我们营造了文化中国的理想图景。在金庸的笔下,“传统文化”又一次成为我们民族的“根”,体现出传统文明,尤其是儒家文化对...
顾广梅[1]2009年在《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成长小说作为一个小说类型,肇始于西方启蒙主义时期。20世纪的现代中国也产生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成长小说。本文采用发生学、文化学和叙事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从五四到解放30年时段的中国现代成长小说进行初步的整体勘探。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
邵瑜莲[1]2002年在《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形态》文中认为从第一部大型室内剧《渴望》诞生以来,九十年代女性形象的塑造开始成为提升电视剧收视率的亮点和引人关注、思考的社会热点。此后,女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电视剧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出现了一大批以女性形象为主人公的电视剧。本文欲借鉴女性主义理论,尝试通过对...
张大鹏[1]2002年在《原型批评和原型类别论析》文中指出神话批评与原型批评,进而言之,心理原型与文学原型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们在对这一流派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内学术界对这些概念认识上的模糊和内涵使用上的混乱,常常使读者阅读这类着作时,如坠云雾之中。所以,认真分析和科学把握这些概念...
刘颖慧[1]2002年在《中国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文中研究指明狐狸精的故事是一种传统的小说题材,本文沿着狐狸精形象在神话寓言、志怪小说、唐宋传奇和明清小说中的发展轨迹,论述了从先秦两汉的民间传说,到六朝志怪小说、唐宋传奇、明清笔记小说中大量的狐意象的发展规律及其内涵,并特别分析了狐精故事的集大成者—...
陈才俊[1]2002年在《徘徊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历史剧作为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作为其理论形态反映的中国现代史剧观念也走过了一个由起始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动、风云莫测的时代,多数是在经历了...
郭丽华[1]2002年在《试论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心理》文中研究表明典型报道,即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报道,它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传统。可是现在,典型报道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已经走入了一个困境。本文试图改变以传者为中心的报道传统,而以受众的视角来审视典型人物报道并寻找...
尹霖[1]2002年在《托尔斯泰晚期的精神漫游》文中研究说明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坚持不懈的思考者。他将自己关于人生目的与意义的宗教思考渗透在了每一部作品当中。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作家世界观发生转变的时期,这之后他接受了劳动人民对基督的信仰,...
汪献平[1]2002年在《当代电影叙事与观影心理》文中提出叙事性作为电影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其存在方式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影心理。本文就电影叙事和观众观赏心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与研究。在第一章里分析了不同的叙事代码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冲击及心理影响。第二章探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所提供的不同故事...
阮明山(NGUYEN,MINH,SON)[1]2014年在《越南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接受(从2000年至今)》文中指出女性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越南当代文学的一道风景。越南早于20世纪50年代就将丁玲和冰心等女作家的作品译成越南语,只是当时还没有“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时至2000...
陈娅娇[1]2011年在《菲茨杰拉德笔下“新潮女郎”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初着名的小说家,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杰出代言人”、优秀的“编年史家”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批美国新潮女郎,为世界女性画廊增添...
李冰冰[1]2001年在《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词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旨在讨论维多利亚时期小说中的词汇问题,从中总结出词汇的规律及其特征。在语料库语言学及现代统计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利用语言统计软件SNOBOL4,SPSS及计算机软件FoxPro,对维多...
韩云波[1]2001年在《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唐代的“小说”观念及高祖至玄宗间唐代小说的兴起。全共分叁章。第一章研究唐代的“小说”观念。唐代“小说”一词,主要出现于叁个领域:一是史学家及学问家的着述,其中刘知几的《史通》尤为突出。二是在创作中的运用,从南朝的殷芸到中唐的刘餗...
薛玉凤[1]2001年在《美国二战小说的特色与成就》文中指出战争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最早的小说家库柏的《间谍》是美国第一部蜚声世界的小说,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战争小说。麦尔维尔、克莱恩、海明威以及其他许多战争小说作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个领域。然而,美国战争小说的真正成熟和繁荣出现在...
摆向光[1]2001年在《南阳作家笔下的盆地女人》文中认为南阳作家群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整体实力崛起在90年代的中国文坛,在这个男性作家占绝对多数的作家队伍中,许多人则侧重于故乡女性形象的塑造,并且成功塑造了众多生动形象的盆地女性。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等方面对南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一、多姿多...
蔡爱国[1]2001年在《表象的狂欢:论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走向》文中认为当代历史小说与当代文学的总体密切相关,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的创作呈现逐步繁荣的趋势,历史小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历史小说创作的研究和探讨,推动当代历史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成为相当重要的任务。当代历史小说的发展在各个特定的历史...
李鸿雁[1]2010年在《唐前叙事诗研究》文中提出唐前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试图对唐前叙事诗进行系统的梳理。确定叙事诗的内涵,分析叙事诗产生的原因以及《诗经》、《楚辞》、汉代、魏晋南北朝等不同阶段的唐前叙事诗的基本情况。在历时上,顺着历史的足迹,围绕不...
严慧仁[1]2006年在《《吉姆爷》的叙事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波裔英国籍着名作家康拉德一生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其中1900年出版的《吉姆爷》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手法,对英国传统小说向现代的小说转变起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英国20世纪第一部现代主义小说。《吉姆爷》是一部艰涩难懂的书,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