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略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延安论文,纪律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
抗战时期中共干部的养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抗战时期论文,中共论文,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1939年7月,暑夏时节,高鲁和延安...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运动文本考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延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文本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194...
人民性:延安文艺的民俗学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性论文,延安论文,民俗学论文,文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I02...
到陕北去:燕京大学学生对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翻译与接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燕京大学论文,陕北论文,红星论文,中国论文,斯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
项毅[1]2004年在《论二十世纪西方写实主义艺术》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艺术史中,写实主义的传统可以上溯至古希腊时期的古典艺术。纵观西方传统艺术,写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一直是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但不同的时代对写实主义概念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文化的进步,视看方式的转变,都使得写实主义在各个时期有了不同的理解方...
徐春夏[1]2004年在《抗战时期延安地区的史学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以延安为政治中心,经略陕甘宁边区及其他若干根据地。从历史的前后延续来看,延安根据地政权建设其实已启动了对新型国家机器的全面打造。这种全面性,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领域,还表现在极富远见的新文化建设领域。史学建设作为...
缪柏平[1]2004年在《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文中指出在新世纪的桥头,回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发觉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理,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所作出的种种艰辛的探索、巨大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李大钊、陈...
杨茜[1]2014年在《论张闻天统一战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张闻天的统一战线思想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伴随中国革命的历程,张闻天的统一战线思想在不同阶段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研究张闻天的统一战线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张闻天的统一战线经过了一个漫...
杨安妮[1]2014年在《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37年-1945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综合运用了历史研究方法、政治学的生态分析方法、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方法,对1937年至1945年的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状况进行研究。为了...
求是杂志社课题组[1]2015年在《铭记伟大历史彰显学术话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理论研究成果综述》文中指出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决策部署,相关领导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大科研机构和哲学社会科...
王玉[1]2017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教育问题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把它作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作为转折关头的重大举措,作为着眼未来、积蓄力量的战略任务,不断开创和推进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培养...
杜成会[1]2003年在《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报纸大众化是新时期的重要新闻现象,本文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文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论述报纸大众化的基本含义,报纸大众化的过程,大众化与报纸社会角色的调整,大众化与报纸影响机制的转变,以及大众化报纸的新闻风格。文...
江燕[1]2003年在《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力图从更为宏大的历史视野来考察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出该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与运行规律,展示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进而反映出这一思想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深厚的历史内涵与发展祈向。文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
唐卓[1]2016年在《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哲学中国化,是21世纪以来学界经过初步提出概念、局部交流探讨、广泛开展研究叁个阶段之后所提炼出的研究模式,反映了学界对于西方哲学和哲学整体研究路向的一定程度的共识。本文所体认的西方哲学中国化,是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以追求独立解放...
陆智华[1]2017年在《毛泽东实践观研究》文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主观见之客观的活动。毛泽东实践观是毛泽东对实践问题的哲学理解,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
李兴亮[1]2002年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为战胜困难,争取抗战胜利,战时陕甘宁边区大力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文化工作的一个方面,边区新闻传播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通过对边区新闻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进...
刘占奎[1]2012年在《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闻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典范。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闻天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的创新发展,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马...
秦露[1]2001年在《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合唱音乐》文中研究表明合唱音乐这种形式是20世纪前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大肆入侵中国而传入的。清末民初,中国产生了第一首以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中国合唱音乐作品。自此,中国合唱音乐创作开始了缓慢的发展。中国合唱音乐的创...
曾仙乐[1]2008年在《论丁玲的思想转型及其二叁十年代的创作》文中认为丁玲是“五四”最后一个女作家,也是左翼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丁玲以及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研究她第一个时期即从处女作发表到奔赴保安前(1927年-1936年)的小说创作,并将其统称为丁玲“二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