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姗[1]2016年在《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钙钛矿铁电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存储器、纳米发电机、光电器件及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合成,揭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性能间的关联,对新型功能...
陈玖琳[1]2003年在《几种半导体发光材料最佳掺杂含量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导体发光材料和器件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半导体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单一的纯净本征半导体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发光效率或发光几率低,发光强度弱,提高发光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材料的掺杂改性。实验上发现,对发光材料的掺...
陈兆鹏[1]2003年在《甲基自由基的电化学研究及分析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自由基化学是生物医学、环境保护、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等基础学科的前沿课题之一。由于自由基种类多、寿命短、浓度很低、非常活泼、反应速度快,自由基的产生和检测依然十分困难。常用的光电化学效应法、脉冲射解技术和化学方法等所用的体系复杂,...
孙梅[1]2004年在《由一维到多维双光子聚合引发剂的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大量文献的调研得知,强双光子吸收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由一维到多维具有双光子效应的化合物,培养并解出4个新化合物的单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有机质谱,IR等现代化分析手段进...
刘会军[1]2003年在《有机/无机复合吡啶盐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子水平上的有机/无机复合,能为功能基团的性能优化创造机会。本论文首先从分子设计角度将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基团引入苯乙烯吡啶盐骨架,设计合成了六种新型吡啶盐阳离子;然后选择了五种配阴离子通过自组装进行有...
李朝辉[1]2006年在《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化学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量子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探针,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光谱性能,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显示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论文瞄准这一重要的研...
周耀国[1]2003年在《有序金属纳米粒子阵列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采用化学还原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均匀、性能稳定的金属纳米粒子。利用自组装方法,分别以1,4-二巯基苯(1,4-BDT)和对巯基苯胺(PATP)为耦联分子,在光滑银基底表面上构筑了银纳米粒子的单层和双层有序...
王培志[1]2003年在《多孔海绵状纯钛种植材料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口腔种植材料植入牙槽嵴之后,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的结合面主要分为骨性结合界面和纤维骨性结合界面,其中以骨性结合较为理想。现有的多种种植体系具有不同的形态,有的种植体还进行了表面的活化处理,其目的都在于使种植体植入机体后,...
周春琼[1]2003年在《新的稀土(Eu~(3+)、Nd~(3+))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多核金属配合物应用作核酸切割剂的研究在切割反应的条件、时间、效率、特异性等方面的优越性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其中重要的推动原因是人们从结构上逐步认识到与核酸有关的多种天然酶的...
郑钟一[1]2003年在《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可商业化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与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了目前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商业化的实际情况,并在总结分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技术可商业化的因素并加以科学归类分析,再利用这些因素指标建立了一个跨学科领域的评价体系——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
蒲守智[1]2005年在《新型二芳烯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高密度光存储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研发新型的光子型、可擦重写存储材料是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由于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简称二芳烯)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致变色特性,从而在高密度光存储中最具应用潜力而成为新一代光存储材料的研究热点。本...
李鸿辉[1]2004年在《CdS、Au纳米粒子自组装薄膜研究》文中认为纳米复合材料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其中半导体、金属纳米颗粒复合膜体系由于良好的光电性能而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CdS纳米颗粒/有机物复合膜、Au纳米颗粒复合膜,研究了薄膜结构及其性...
吴雪梅[1]2002年在《金属和半导体颗粒复合硅基薄膜的结构及发光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光电子信息材料是本世纪最受关注的材料之一,光电子集成器件在信息时代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硅的平面集成工艺已相当成熟,所以从工艺兼容性考虑,用硅基材料作为发光器件将是最佳的选择,而其获得应用的关键是提高发光效率。我们...
任山令[1]2002年在《Mn~(2+)Eu~(3+)掺杂纳米ZnS发光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材料科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纳米颗粒由于尺寸小能产生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它们的光学性质和体材料相比有很大的变化,近年来半导体掺杂的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
吕旭辉[1]2004年在《凝胶玻璃中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原位合成过程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综述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分类、应用与合成、无机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荧光光谱等先进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有机改性的SiO_2凝胶玻璃中Eu(PA)_3、Eu(DBM)_3、Tb(PHBA)...
李保新[1]2002年在《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1877年首次发现化学发光现象以来,人们对化学发光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已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化学发光是在没有光、电、磁、声、热源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以此为基础的化学发光分析,由于可...
李亚荣[1]2002年在《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和化学发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建立了流动注射-原子吸收(FI-AAS)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测定卡托普利、利血平、安乃近、利血生、乌拉地尔等药物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分析测定条件,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全文...
曾能[1]2002年在《稀土转光农膜及其荧光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农业设施材料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已经被世人公认,塑棚温室覆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广泛。稀土转光农膜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正在兴起的控制性功能农膜。本课题采用氧化稀土、马来酸酐、水杨酸等原料合成了几种新型转光剂。采用RF-5301PC...
夏磊[1]2007年在《常压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米多孔硅基薄膜的过程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中主要阐述了通过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APECVD)方法,利用硅烷(SiH_4)为硅源,与氩气(Ar)、氢气(H_2)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气相沉积反应,并通过引入脉...
杨占坤[1]2002年在《8-羟基喹啉铝衍生物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EL器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材料薄膜在国际上被看作是21世纪与技术革新的重要材料。有机、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器件因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宽的发光颜色选择范围,并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