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哲学思想和其表述方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柏格森认为,对于真理的体验是不可能被直接表述的,亦即知识不可能直接地就是真理而只能用间接的方式指引读者,也就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新的...
摘要:《共产党宣言》自诞生以来就以旺盛的生命力鼓舞着每一个无产阶级斗士,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影响力。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认知视角挖掘《共产党宣言》的语言美学,以隐喻修辞为着重...
意识形态的四种隐喻龙柏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集合,是抽象的客观实在。如何用语言描述意识形态,成为思想家们思考的症结所在。马...
主题栏目:语言与认知研究[摘要]在对隐喻真值条件的探讨中,吉纳比与斯坦哈特分别基于范畴归属和可类比性刻画了纯粹的语义真值条件。如果把讨论延伸至句法和语用,将能更深入地反映隐喻的...
黄景爱[1]2004年在《关于人体部位机能与其惯用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使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对文学作品和词典中收录的以[目]、[手]、[口]为词头的惯用语从比喻分析的角度出发进行考察、分析,归纳出人体名词在惯用语中所表示的功能以及人体部位机能与其惯用语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人体惯用语根据人体词汇所表...
黄玉兰[1]2003年在《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的隐喻观不同,认知隐喻观认为隐喻是认知的,概念的,它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有利工具。为了进一步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和不同文化中隐喻的特征,本文首次尝试对英汉时间和爱情谚语中的隐喻进行比较研究...
王晓凤[1]2012年在《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建中教授,中国当代资深翻译家,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曾担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副研究员,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校区研究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翻译协会会长,浙江省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浙江省翻译协会...
郑礼炬[1]2003年在《《文心雕龙》之深层思维研究》文中指出现在,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少课题,阐发《文心雕龙》的微言大义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在思维方面的着手,还没有见到有影响力的着作。对于一部系统性很强的着作,如其作者所言的(见《序志》篇),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批评...
张大鹏[1]2002年在《原型批评和原型类别论析》文中指出神话批评与原型批评,进而言之,心理原型与文学原型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们在对这一流派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内学术界对这些概念认识上的模糊和内涵使用上的混乱,常常使读者阅读这类着作时,如坠云雾之中。所以,认真分析和科学把握这些概念...
冯全功[1]2012年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学则是对小说本身及其相关话题(如曹学、脂批、版本、探佚、索隐等)的研究。其中,《红楼梦》翻译及对外传播研究也是红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红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对《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