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论文

  •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过程研究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过程研究

    白杰[1]2004年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仿真系统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塑料建材的发展,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在塑料加工领域也得到广泛运用,并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在锥形双螺杆挤出加工过程中应用计算...
  • 新型天然纤维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合成与应用研究

    新型天然纤维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合成与应用研究

    王格慧[1]2000年在《新型天然纤维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棉花、木材和树皮为原料,合成一系列新型天然纤维材料类离子交换树脂:多乙烯多胺基棉纤维(CFDETA,CFTETA,CFTEPA),长链季铵基棉纤维(LCQACF),羧基木粉(CWP),氨基木粉(EDAW,HDAW,T...
  • 搅拌桨叶表面应力的测量及分析

    搅拌桨叶表面应力的测量及分析

    马鑫[1]2000年在《搅拌桨叶表面应力的测量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搅拌转速、搅拌桨的离底距离、液位、搅拌桨的叶端安放角等都会对作用于搅拌桨叶上的流体作用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直径T=1.6m的平底圆柱形搅拌槽内,使用一套随轴运转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通过在CBY(长薄叶螺旋桨)...
  • PET聚合反应器的建模及在聚合流程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PET聚合反应器的建模及在聚合流程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商利容,王健红[1]2003年在《PET聚合反应器建模及在聚合流程动态模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提出了用通用的反应器模型来模拟PET聚合反应流程中各阶段的反应器。采用“链节分析法”建立的聚合反应器模型真实地反映了聚合过程中不同阶段反应器的动态特性,通过在全流程仿真模拟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此...
  • 热致性液晶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以及理论计算

    热致性液晶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以及理论计算

    孙明云[1]2000年在《热致性液晶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以及理论计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用polyethyleneglycolBis(4-carboxyphenyl)ethers(聚乙二醇双(4-羧苯)醚,简称PEG_3)与对苯二胺首次成功地合成了热致性的液晶聚酰胺。运用热台偏光...
  • 偶联型S-SBR共混胶料结构设计及性能最优化研究

    偶联型S-SBR共混胶料结构设计及性能最优化研究

    张建明[1]2000年在《偶联型S-SBR共混胶料结构设计及性能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工作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北京化工大学自制的锡偶联S-SBR、燕化研究院的S-SBR以及日本JSR公司的SL552进行了全面的性能对比研究,系统地考察了这几种偶联型S-SBR的加工性能、物机...
  • 丙烯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乳液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乳液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洪斌[1]2000年在《丙烯酸酯/硅氧烷共聚物乳液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统研究了丙烯酸酯/有机硅氧烷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工艺条件以及改变这些条件对聚合过程及胶膜性能的影响。从乳胶粒子形态结构入手,探讨了共聚反应机理及聚合动力学;制备了极性聚丙烯酸酯(内)/非极性聚硅氧烷(外)新型核壳...
  • 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

    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

    商亚娟[1]2000年在《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重对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简称DPN)用于自由基聚合新型引发体系方面进行了研究。一般文献认为Ni(Ⅳ)→Ni(Ⅱ)的过程是一步双电子转移过程,无中间产物自由基...
  • 双酚-S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固化反应动力学及热性能的研究

    双酚-S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固化反应动力学及热性能的研究

    张汇萌[1]2012年在《双酚S环氧树脂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双酚S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乙烯基树脂及双酚S环硫树脂的合成、固化、及性能的系统研究。首先,分别采用相转移催化剂一步法、减压闭环两步法、常压闭环两步法三种方法合成了双酚S环氧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
  • 苯并噁嗪和苯并噁嗪树脂/蒙脱土混杂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固化行为的研究

    苯并噁嗪和苯并噁嗪树脂/蒙脱土混杂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固化行为的研究

    史子兴[1]2000年在《苯并噁嗪和苯并噁嗪树脂/蒙脱土混杂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固化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学名为3,4-二氢—3-取代基-1,3-苯并噁嗪(3,4-dihydro-3-substituted-1,3-benzoxazine),作为噁嗪衍生物的一种,是一类新型热固性树脂...
  • 耐温高性能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含萘结构聚芳醚系列聚合物的研究

    耐温高性能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含萘结构聚芳醚系列聚合物的研究

    高晔[1]2000年在《耐温高性能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含萘结构聚芳醚系列聚合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芳醚是近三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酮和聚芳醚砜是聚芳醚特种工程塑料中的两大类主要品种,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宇航、电子、核能和精密机械等高技术领域中得到应用。目前如何制备低成...
  •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优化设计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优化设计

    朴香花[1]2000年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设计方法虽然开发较早,且较成熟,但是各种参数对设计影响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论文主要在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还增加了固体颗粒对强化新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管程的流动沸腾机理的内容,研究不同颗粒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强化作用...
  • 气体膜分离中非理想现象的研究

    气体膜分离中非理想现象的研究

    魏关锋[1]2000年在《气体膜分离中非理想现象的研究》文中提出自从氢气回收和富氧分离大规模工业化以来,人们对气体在膜中的渗透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生产实践的发展,膜过程中原本存在的一些现象和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对分离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这些因素影响膜分离的效果,使分离过程与理想...
  • 絮凝超滤法处理刺五加提取液及丹参水解反应的研究

    絮凝超滤法处理刺五加提取液及丹参水解反应的研究

    张业旺[1]2000年在《絮凝超滤法处理刺五加提取液及丹参水解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壳聚糖絮凝法对刺五加提取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药液pH值、体系温度、絮凝剂加入量、浓缩倍数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找出了最佳的絮凝条件。发现pH值影响最大,然后是温度和絮凝剂加入量,同时跟酒精沉降做了比较,...
  • 4—亚氨基—(口恶)唑烷--2—酮类农药的合成研究

    4—亚氨基—(口恶)唑烷--2—酮类农药的合成研究

    曹煜东[1]2000年在《4—亚氨基—(口恶)唑烷--2—酮类农药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参考日本专利产品KPP—314及美国专利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目前已有的生产工艺及可能的原料,本论文主要着力于开发研究新型的原卟啉原氧化酶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的除草特性。因此,设计提出了新型结构的母...
  •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仉丽[1]2007年在《阳离子PU的改性研究、CaCO_3/P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部分皂化SUE的表面活性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阳离子PU的改性研究聚氨酯(PU)涂料是一种高档涂料。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增强使水性聚氨酯的开发成为研究领域内的一大热点。文献对阴离子PU及其改性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 负载型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合成辛基多苷的研究

    负载型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合成辛基多苷的研究

    张瑛[1]2000年在《负载型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合成辛基多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烷基多苷(AlkylPolyglycoside,简称APG)是具有高表面活性和高生物降解性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对皮肤刺激性低,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等优点。自80年代以来,烷基多苷的生产工...
  • 萃取过程中气液液流体特性研究

    萃取过程中气液液流体特性研究

    孔滔[1]2000年在《萃取过程中气液液流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萃取过程中使用气体搅拌可以增加液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液相内的湍动和循环。同时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去掉设备的机械转动部分。本文在硬质硼酸盐玻璃管萃取塔内对气体搅拌的气液液三相流动与传递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总结了有关气液液三...
  • 聚酯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形态与粘接性能的研究

    聚酯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形态与粘接性能的研究

    王化举[1]2000年在《聚酯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形态与粘接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不同种类的聚酯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结构形态对被粘材质粘接性能,特别是初粘力的影响。首先采用熔融法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己二酸乙二醇聚酯、聚己二酸丁二醇聚酯、聚己二酸己二醇聚酯。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软段、不...
  • 铁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铁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王临才[1]2007年在《后过渡铁、镍金属有机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对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核方面,有关双核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报道较少。双核聚烯烃催化剂内的两个金属中心之间存在特殊的协同效应,使得双核催化剂表现出与相应单核催化剂不同的催化性能,例如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