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月利[1]2003年在《不同寄主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的滞育诱因及滞后发育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是危害多种果实的重要果树害虫,在不同种果树上的发生规律有明显不同。本研究将苹果、山楂和杏桃蛀果蛾的越冬幼虫置...
佚名[1]2001年在《前进中的黑龙江齐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文中研究说明董事长总经理:张宏宇黑龙江齐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48年,是黑龙江省唯一的集氯碱化工和石油化工于一体的国有综合性大(一)型企业。现有员工349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资产总量12.2亿元。下设炼油厂、聚氯乙烯...
玉云祎[1]2003年在《转基因菊花遗传分析和杂交育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kitam)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中的地被菊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已将与花色代谢有关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吴银凤[1]2003年在《牡丹初始外植体褐变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牡丹组织培养初代过程中,外植体易发生褐变,导致培养物生理功能衰退,严重阻碍了牡丹组织培养的正常进行。本文对牡丹初始外植体褐变相关的各项生理因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褐变发生机理,从理论上认识外植体...
刘慧芹[1]2003年在《叶霉病菌毒素与番茄品种抗病性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观察了番茄叶霉病在当地大棚的发病情况;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番茄不同抗病品种经该菌毒素处理后植株体内的某些保护酶(POD、SOD、CAT和PAL)、抗性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活性氧(H_2O_...
刘玉梅[1]2003年在《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生化基础及其分子标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L.)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源79-399-3已在甘蓝类蔬菜的杂种优势中得到利用。但对该...
陈鹏生[1]2003年在《珍珠番石榴产期调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包括水果在内的农产品面临激烈的竞争。除了引进新品种和改善品质外,调节产期是提高生产效益值得考虑的。一种叫珍珠番石榴的水果品种近年从台湾引入广东等地。常规栽培时,珍珠番石榴产期与荔枝、龙眼重迭,因此植株效益...
郭玉蓉[1]2003年在《硅化物对甜瓜抗真菌病害的生理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植物病理学、生理生化和植物学实验技术,对玉金香甜瓜采前和采后不同硅化物处理的抗病机理、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效应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显微镜分析硅化物处理后甜瓜的形态结构,硅沉积部位,...
唐述安[1]2003年在《澧县果树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文中指出澧县是我省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管辖32个乡镇,10个农(林)场,总人口87.8万,其中农业人口74万。土地总面积2085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7300公顷。各类果树面积达7000公顷。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0%以上。...
杨国顺[1]2003年在《转JERFs基因提高辣椒抗病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和调味品。但由于各种病害的危害,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其抗病性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常规育种手段从现有资源中选育出多抗、高抗、优质、高产品种难度大,耗时长。伴随病原菌的侵染,病程...
陈青君[1]2003年在《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弱光耐受性QTL定位的研究》文中认为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并有代表性的欧洲温室型、欧亚杂交型、华北温室型、华北露地型四种类型黄瓜的1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弱光、弱光偏低温、弱光临界低温逆境下的光合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形态指标等进行...
张阁,毕江涛,马燕,张银,李锦馨[1]2018年在《牡丹(PaeoniaSect.Moutan)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技术育种是牡丹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从组织培养、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功能基因、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总结了牡丹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并根据存在...
张凯良,褚佳,张铁中,尹权,孔艳山[1]2017年在《蔬菜自动嫁接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文中认为嫁接在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生长速度、单位产量,减少施肥、施药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多类蔬菜大规模生产的重要环节,而自动化嫁接能够有效提高嫁接效率和嫁接苗成活率,正在成为蔬菜商业化生产的刚性需求。本文对中国...
陈晶[1]2002年在《反义转化酶基因转入西瓜的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以亲本西瓜品种“火洲一号”为材料,研究西瓜高频再生体系的构建,农杆菌转化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确定,再生植株的筛选鉴定等问题。并以西瓜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反义甜瓜转化酶基因转入西瓜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主要结果...
李贞霞[1]2002年在《AGP小亚基反义基因导入魔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魔芋是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eae)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Blum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传统的食品和草药,目前在现代...
刘平[1]2002年在《赞皇大枣及相关类群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赞皇大枣是目前发现的枣品种中唯一的自然叁倍体品种,品质优良。研究赞皇大枣原生型的地理分布和群体遗传变异可为这一珍贵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地理分布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染色体数目分析,首次弄清了赞皇大枣的倍性及赞皇...
周国英[1]2002年在《松乳菇菌丝纯培养及其分离物的DNA指纹研究》文中指出松乳菇(Laclariusdeliciosus),又名美味松乳菇,系红乳菇科、乳菇属真菌。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可食用也可药用,被视为山中珍品,市场上十分走俏。它与马尾松共生,是一种菌根食用菌,因有特殊的生态...
黎宁[1]2002年在《镍对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功能》文中提出本文利用土培、水培、叶面喷施等方法研究了镍对蕹菜的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适当浓度的镍可以促进蕹菜种子的发芽,缩短发芽所需时间。2、无论是以尿素态氮还是非尿素态氮(硝酸铵)作氮源,水培、土培试验都表明适当浓度的镍对蕹...
黄锡志[1]2002年在《不同采收季节栽培绿芦笋品质性状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生产上广泛使用UC800芦笋作为实验材料,着重研究了各个不同采收季节江西省资溪县和浙江省富阳市芦笋的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结果表明,两地同一时期采收的芦笋的品质不存在十分严格的差异,但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的升高,...
白瑞霞[1]2008年在《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枣是原产我国的重要果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遗传背景复杂。枣种质资源的研究涉及形态学、孢粉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经历了从形态多样性到DNA多样性的发展过程。由于缺乏系统研究,对枣种质资源的亲缘演化关系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