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盐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及其(001)面结构的理论研究]()
马健新[1]2004年在《铅盐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及其(001)面结构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面心结构的铅盐PbS、PbSe、PbTe是一类窄带隙半导体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光电和热电特性,如高的折射率和正的热电系数。在红外探测、光散射、光纤激光技术和太阳能技术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最近,人们对铅盐的异质...
![GaN(0001)表面吸附小分子的密度泛函研究]()
吕乃霞[1]2004年在《GaN(0001)表面吸附小分子的密度泛函研究》文中提出GaN基半导体在短波长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和紫外探测器以及高温微电子器件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的六方结构GaN及其表面性质的研究是优化GaN单晶膜生长条件及改进器件工艺处理技术的理论基...
![强磁场中非晶晶化组织与性能研究]()
王岩[1]2004年在《强磁场中非晶晶化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纳米复合Nd_2Fe_(14)B/α-Fe型磁体是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永磁材料。这种磁体是由Nd_2Fe+(14)B相和α-Fe相在纳米尺度内复合而成的。α-Fe相中原子磁矩的转动受Nd_2Fe+(14)B相的控制,因而这种磁体具有...
![离子注入杂质与缺陷间的相互作用]()
徐菊萍[1]2017年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离子注入型半导体材料中的缺陷与磁性》文中认为同时利用了电子电荷属性和自旋属性的稀磁半导体是自旋电子学器件的核心材料,有望给未来的信息传输与处理、存储方式与规模带来重大变革,是目前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等众多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稀磁半导体通常由含有3d或4f电子...
![研究复杂系统中稀有事件的转化路径的数值方法]()
窦海勇[1]2004年在《研究复杂系统中稀有事件的转化路径的数值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经常被稀有但重要的事件所驱动,众所周知的例子包括化学反应、扩散过程和大分子的相位改变。这类系统的有效热能和典型能量障碍之间的不可比性导致了时间尺度的分离。而时间尺度的分离对研究稀有事件提出了计算上的挑战...
![自然语言处理在药物专利检索系统中的应用]()
程晓静[1]2004年在《自然语言处理在药物专利检索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普遍的关注。特别是在有机化学人工智能方面,出现了日益繁多的有关物质分子结构信息处理的专家系统。物质分子结构的计算机处理,需要一种化学家和计算机...
![含铁分子筛中不同铁物种的紫外拉曼光谱研究]()
连宇翔[1]2004年在《含铁分子筛中不同铁物种的紫外拉曼光谱研究》文中指出含铁分子筛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烷烃异构化、NOx的催化分解消除、甲烷和苯的部分选择氧化等反应中表现出比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含铁分子筛中不同铁物种的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紫外共振拉曼光谱,并结...
![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及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彭慧[1]2003年在《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及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分别可控合成了结构明确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及一系列嵌段共聚物。采用IR、~1H-NMR、DS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GPC对聚合物的分子量...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
陈佳[1]2003年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文中提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常见的是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LiNiO2和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从理论上研究它们的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的报道不多。本论文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密度泛函方法对层状结构LiCoO2、LiNiO2和尖晶石...
![银催化剂表面修饰以及对乙烯环氧化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贾玲玲[1]2003年在《银催化剂表面修饰以及对乙烯环氧化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在电化学和催化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来金属表面模拟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而电解银催化剂尤其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对甲醇部分氧化制甲醛和乙烯选择氧化制环氧乙烷有不可替代的催化效果.以银做催化剂乙烯选择氧化制环...
![利用非相干场控制相干效应的研究]()
欧保全[1]2009年在《原子相干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量子物理区别于经典物理的两大特性: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在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围绕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研究不仅促进了量子力学本身的发展,还促进了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形成了量子信息学。本质上说,量子信息学是一门...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在微波辐射及常规加热作用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程振平[1]2003年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在微波辐射及常规加热作用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文中提出本文首次尝试将脉冲微波辐射(PMI)及微波辐射(MI)技术应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transferradicalpolymerization,ATRP),系统地...
![聚磷腈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研究]()
刘风华[1]2005年在《聚磷腈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磷腈是一类骨架由磷氮单双键交替排列而成,侧基由有机基团组成的元素有机高分子,主要包括环状和线性聚磷腈两大类,环状聚磷腈在耐热阻燃材料方面应用较多,而线性聚磷腈的应用更为广泛。由于磷腈聚合物侧基的多样性赋予了它可衍生成多种化合物,呈...
![丙烯酸十八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谷玉荣[1]2003年在《丙烯酸十八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成功地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本体、溶液聚合及丙烯酸十八酯和苯乙烯的嵌段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催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ODA]_0/[EBP]_0比例等因素对聚合动力学、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
![含硫金属簇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黄文江[1]2016年在《基于吡啶类配体的Mo(W)S/Cu簇聚物和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MO_nS_(4-n)]2-(n=0,1;M=Mo,W)为构造单元和亚铜盐反应,通过双吡啶桥联配体4,4'-偶氮联吡啶和4,4'-联吡啶连接,合成和表征了7个...
![纳米晶体材料的振动特性及热学性质研究]()
李新梅[1]2003年在《纳米晶体材料的振动特性及热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材料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全新结构的材料,由于其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质而成为当代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旨在探索纳米材料尤其是一维纳米晶体材料的振动特性及热力学方面的一些特殊性质...
![含杂原子的杯[4]芳烃受体分子的阳离子识别与合成研究]()
刘长鹰[1]2003年在《含杂原子的杯[4]芳烃受体分子的阳离子识别与合成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对一系列含硫、硒、碲和二茂铁等杂原子基团取代的杯[4]芳烃衍生物进行了萃取金属阳离子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对萃取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我们分析研究了影响到受体分子对金属离子的配位识别能力的多种因素,其中包括杂原子...
![离子束溅射法制备C-N薄膜的研究]()
柳翠[1]2001年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C-N薄膜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离子源的溅射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TiN_y单层薄膜和CN_x/TiN_y多层薄膜,探索该法制备CN_x薄膜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利用TiN_y薄膜为衬底以促进CN_x薄膜的生长。溅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屏极电压和溅射...
![分子识别原理在色谱保留值定量化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郭伟强[1]2002年在《分子识别原理在色谱保留值定量化描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色谱分析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是探究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内的运行情况,也就是探究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子在色谱柱内如何被固定相逐个加以识别而进行有效分离。其实,色谱分离过程也是分子识别的过程,而其原动力则是分子间存在的各种...
![二肽体系电子转移及溶剂效应的研究]()
佟静[1]2002年在《二肽体系电子转移及溶剂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转移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元步骤,电子转移反应的研究是理论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在过渡态理论框架下,用经典轨迹方法、两态模型近似,采用AM1半经验方法及从头算方法探讨了吲哚、苯酚、色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酰酪氨酸缩聚二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