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

    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

    马华[1]2002年在《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80年语法》和Л.А.Новиков的《现代俄语》(1999)这两部着作的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俄语简单句结构模式的建构在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形式和内容辩证统一原理的基础上,阐明了建构俄语简...
  • 现代汉语定语从句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定语从句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

    施红梅[1]2014年在《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名词短语关系化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类型学为视角,采用文献收集、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语料1分析与语法判断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语言类型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理论解释与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英汉小说为语料(提取了两部英语小说中的738个关系从...
  • 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

    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

    刘云[1]2002年在《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完整的书面篇章由篇章名称和篇章内容组成,研究篇章内容里的自然语句语法的文章较多,研究篇章名称语法的文章比较少见。而篇名的重要性对于篇章来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文专门研究汉语篇名的篇章化,也就是一个自然语句在充当篇名的时候要做哪些变化...
  • 从词语模糊到句子模糊的研究

    从词语模糊到句子模糊的研究

    王巍[1]2015年在《面向产品评论的多文档观点文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点文摘,又称情感文摘,是对含有情感信息的主观性文本集合进行文本分析、内容归纳和文摘生成的技术。随着互联网主观性评论文本数量的不断增加,观点文摘的应用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些需求为观点文摘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也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带...
  • 现代汉语“有”字比较句考察

    现代汉语“有”字比较句考察

    申少帅[1]2016年在《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现代汉语“有”字量度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1991,2008)视角出发,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牛保义2008b,2011a),通过假设演绎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有”字量度结构(下文称yMC)进行...
  • 现代汉语自主副词研究

    现代汉语自主副词研究

    滕蕾[1]2013年在《描摹性副词的自主与非自主》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的描摹性副词(在句法上可以充当动词的准定语,句中位序比较固定,一般只能紧贴中心语,主要是用来对相关行为、状态进行描述、刻画的)为研究对象。将“自主”“非自主”这一对概念应用于描摹性副词的研究,力求为自主描...
  • 语料库、格语法与英语动词教学

    语料库、格语法与英语动词教学

    杨彩梅[1]2001年在《语料库、格语法与英语动词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助叁个语料库(BNC、CLEC和中文语料库),从学习者目标语、中介语和学习者母语叁个语言系统着手,运用格语法理论,将电脑统计与人工分析结合起来,对英语动词格使用在BNC和CLEC中的质与量的区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指出中国学习...
  • 三个平面的理论和实践

    三个平面的理论和实践

    白萨如拉[1]2016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高中数学内容为载体,依据教的理论和学的理论对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具体要求,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摩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现状进行细致了解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课...
  • 汉语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汉语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李月炯[1]2007年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文中认为量词的大量存在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之一。相比于其它语言的量词,汉语里的量词主要特点是:(1)队伍庞大;(2)应用普遍:绝大多数的数词名词组合都要通过量词的标示计量;(3)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比较复杂:量词本身也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词类,它...
  • 宋代动量词研究

    宋代动量词研究

    乔会[1]2018年在《清代笔记小说量词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是汉语量词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它承上启下,处在量词从近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清代量词给予的关注不多,清代专书量词研究成果数量在同类研究中占比很小,断代量词研究成果尚未见到。对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语言资料也缺乏应...
  •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

    杨津津[1]2008年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文中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始于50年代初期,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明确地提出来是在1978年,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把"汉语"作为一门外语教学起步较晚。汉语教学有怎么样的意义,而对外汉语语法教育在汉语教学中是怎么样的地位...
  • 汉语定中结构新探

    汉语定中结构新探

    李千驹[1]2001年在《汉语定中结构新探》文中提出现代汉语的各类结构中,定中结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形式:它与词类的关系错综复杂,造成了它可能与主谓结构、状中结构内部同形。这一复杂性也使得它成了“语言理解”的一个重大障碍,信息处理界对它深感措手,格语法甚至将它束之高阁。HNC从实现语言理解的第一步...
  • 《马氏文通》的“顿”和“读”

    《马氏文通》的“顿”和“读”

    庞晨光[1]2001年在《《马氏文通》的“顿”和“读”》文中研究说明《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检验之后,愈发呈现出耀眼的光芒。特别是它的句读论,对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文通》句读卷中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顿”和“读”,至今还没有较为合理的解读。究其原因...
  • 俄汉语SVO结构对比研究

    俄汉语SVO结构对比研究

    王黎明[1]2001年在《俄汉语SVO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比了俄语的SVO叁要素句、SV二要素句、VO二要素句、V型单要素句与汉语相应句子的语义结构,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了俄语SV、VO、V型句元素缺省的原因。总结了俄语和汉语相对应的句子语义结构的异同之处。简要对比...
  • 从名词及名词的属性看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

    从名词及名词的属性看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

    赵春利[1]2006年在《形名组合的静态与动态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连接词汇学与句法学的纽带,词语组合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形名组合是词语组合的核心形式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静态组合规律及其动态句法功能。本文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理论语言学界和计算...
  • 母语教学语法的定位

    母语教学语法的定位

    曹保平[1]2000年在《母语教学语法的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母语教学语法的性质、任务、内容、操作原则等几个方面讨论母语教学语法的定位问题。全文共分七部分。开始的“引言”部分和结尾的“余论”部分简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思路,提出母语教学语法的定位问题是我国语法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需要,母语教学语法的准...
  • 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

    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

    刘洋洋[1]2017年在《《现代汉语词典》“V得/不住”词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住”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的动词,它跟“得”(或“不”)连用,与某些动词组合,构成“V+得/不+住”结构,这种结构大部分是固定短语,有些已成为单词,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可能义,又被称为“可能式述补结构”,与其他述补结构不同,...
  • 变换分析与汉语研究

    变换分析与汉语研究

    刘增慧[1]2012年在《朱德熙语法研究综论》文中认为朱德熙是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他对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当代语法研究大家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继承其优点,扬弃其不足,可以使我们在语法研究中明确方向,少走弯路。本文首先通过深入整理和研究朱德熙的若干著作来论述其构建的汉...
  • 汉语体标记“起来”的句法语义分析

    汉语体标记“起来”的句法语义分析

    王晓雯[1]2012年在《现代汉语起始体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的体一直都是汉语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讨论的比较多的是完成体(或现实体)、进行体、经验体,起始体虽有提及,但专题讨论的文章却比较罕见。本文以现代汉语起始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探讨,确定该体系统的内涵及其内部成员,力图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