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不同优良无性系组培特性的比较研究]()
张瑞娥[1]2003年在《毛白杨不同优良无性系组培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是我国提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计划署审阅重点保护的基因资源。毛白杨无论速生性、材性、抗性和美观长寿等方面,在杨属树种中均表现非常突出,在黄海流域和华北平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彩色棉再生体系影响因子及抗病基因NP-1转化的研究]()
张红艳[1]2003年在《彩色棉再生体系影响因子及抗病基因NP-1转化的研究》文中认为享有“绿色产品”、“生态珍品”的天然彩色棉因其独特的优势和特性,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抗性,为植物遗传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作者在实验中对彩色棉再生体系建立中的一些影响因子作了探讨,并对利...
![大豆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优化与双价抗虫基因的遗传转化]()
王萍[1]2002年在《大豆组织培养体系优化与双价抗虫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文中指出以55个东北地区主栽和国外引入大豆基因型的未成熟子叶、真叶、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用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对影响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因子大豆基因型、外植体种类、生长素种类与浓度、低温预处理时...
![AGP小亚基反义基因导入魔芋研究]()
李贞霞[1]2002年在《AGP小亚基反义基因导入魔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魔芋是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eae)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Blum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传统的食品和草药,目前在现代...
![四倍体刺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转化的研究]()
李小玉[1]2002年在《四倍体刺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倍体刺槐是韩国培育出的刺槐新品种,属无刺类型,其叶片大小为普通二倍体刺槐的4倍,蛋白质含量为1.4倍多,不但可以作为先锋树种广泛应用于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中,还可作为饲料、蜜源和木材...
![棉花体细胞培养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初探]()
薛美凤[1]2002年在《棉花体细胞培养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其体细胞培养却比较困难。本研究以七个陆地棉品种(系)为材料,通过不同因素处理研究其适宜的培养条件从而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法,获得了冀棉7号和冀棉14号两个品种的体胚和再生植株;对川棉239品种...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甜樱桃茎尖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沈烨[1]2002年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甜樱桃茎尖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文中提出木本植物包括大部分果树以及所有的林木,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生存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木本植物相对于大田作物和其他草本植物有一个较长的营养生长期,这是运用传统杂交育种方法改良木本植物性状的主要障碍。植物遗传转化为克服木本植物...
![苹果种质资源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及其遗传变异分析]()
刘云国[1]2002年在《苹果种质资源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及其遗传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材料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其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其它生命活动降至最低限。因而,超低温保存是长期和稳定保存植物种质的有效方法之一。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程序简化及保存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成为超低温保...
![影响辣(甜)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因素研究]()
苏秀红[1]2002年在《影响辣(甜)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辣椒花蕾的外部形态特征、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观察之上,对影响辣椒花药培养的几个关键因素如基因型、基本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激素浓度、铁盐浓度、活性炭的有无、PH值、高温处理时间、接种密度等诱导因素进行了研究探索。结果表...
![百合组织培养及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王刚[1]2002年在《百合组织培养及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文中提出百合(LiLiumspp)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的所有种类的总称。百合的鳞茎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中医普遍认为百合入药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百合也是一...
![葡聚糖酶基因、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王广金[1]2002年在《葡聚糖酶基因、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β-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到品质较好、产量较高,但抗病性差的龙辐3和龙辐10中;将HMW-GS5+10基因导入到品质较好、产量较高的东农7742、龙辐10和龙辐8及产...
![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及抗除草剂基因转化研究]()
全东兴[1]2002年在《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及抗除草剂基因转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特性的优化研究;应用基因枪法将抗BASTA除草剂基因(bar)转入吉林省主栽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中,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研究结果如下:一、优化了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系...
![小麦细胞操作与基因工程体研究]()
覃建兵[1]2002年在《小麦细胞操作与基因工程体研究》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aestivumL.)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籽粒中含有65-70%的淀粉、7-22%的蛋白质、2-4%的脂肪,同时还有钾、磷、镁、铁、氟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因此对小麦的育...
![喜树细胞培养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何梦玲[1]2001年在《喜树细胞培养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喜树碱是一种色氨酸-萜烯类生物碱,功能抗癌、清热、杀虫,是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植物药。由于资源有限,且化学合成困难、成本高,通过高等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喜树碱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以喜树(Camptothec...
![菊科植物杀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初步研究]()
李玉平[1]2001年在《菊科植物杀菌活性系统筛选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菊科(Compositae)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也是化学成分最多、最复杂的,最进化的科之一,约有1000属,25000—30000种,我国约有200余属,产于全国各地。国内外主要对它们的杀虫活性物质进行了研究或对其化学成...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研究]()
张欣,付亚萍,周君莉,郭秀平,刘文真[1]2014年在《水稻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指出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其遗传转化一直受到广泛重视。自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于1988年获得成功以来,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迅猛发展,尤其是1994年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实现对粳稻的高频转...
![百合离体鳞茎形成的研究]()
吴昀[1]2016年在《基于离体模式体系的百合小鳞茎发生发育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球根花卉,也称为观赏地下芽植物(Ornamentalgeophytes),在全球花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应用于切花、盆花及庭院用花。然而,因种球较低的自然繁殖率及较长的童龄期,导致球根花卉新品种育种周期较长,例如,百合约...
![长白落叶松及杂种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蛋白质变化的研究]()
由香玲[1]2001年在《长白落叶松及杂种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蛋白质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5年生的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及7年生杂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幼树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采用IBA、NAA等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的外源激素处理插穗,进行扦...
![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吴旺泽[1]2004年在《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实验采用6个优良四倍体栽培种和3个双单倍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为供试材料,研究花粉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技术体系,取得如下结果:1.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经低温和甘露醇处理后,进行培养,其中单核期幼嫩花粉培养后脱分化频率达4.1%,具有孢...
![高效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繁育技术研究]()
王付欣[1]2001年在《高效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繁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提高马铃薯脱毒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方法,针对高效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繁育技术的需要,在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优化、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的选择、微型薯诱导、微型薯休眠的打破四方面进行了试验,在马铃薯茎尖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