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

    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

    罗乐[1]2007年在《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行业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波动和曲折中增长,并客观存在着周期波动现象。房地产业关联度广、...
  • 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

    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

    张敏[1]2003年在《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兵团的挑战,而进行战略性的产业整合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将会以并购的形式大规模地展开。在入世的推动...
  • 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李培文[1]2003年在《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中的政府行为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而常新的问题。在人类二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总是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经历了“守夜人”、“看得见的手”、“市场失灵弥补者”、“市场的伙伴”、“企业家政府”等多次变革。每一次政府角色的...
  • 农村住房边际消费倾向与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农村住房边际消费倾向与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曾向阳[1]2003年在《农村住房边际消费倾向与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与发达国家农村、国内城市比较,我国农村住房建设相形见绌,主要表现为布局散乱,建筑质量差,技术含量低。这种状况既浪费土地,又影响农民健康,从深层次上看,还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城市化步伐。尽管理论界对此已作...
  • 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崔晓峰[1]2003年在《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产业组织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和银行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提供依据。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先提出问题,再逐一研究市...
  • 农业机械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研究

    农业机械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研究

    罗红旗[1]2003年在《农业机械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实践上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首先对开展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进行了论述...
  • 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均衡:模型与实证

    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均衡:模型与实证

    段忠东[1]2008年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文中指出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紧紧围绕着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体系的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政策反应这一中心线索,对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首先,笔者考察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及其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关...
  •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温州制度变迁研究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温州制度变迁研究

    麻晓莉[1]2003年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温州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地方政府为研究视角,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描述、解释温州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过程。着重探讨了在权力中心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双向代理角色的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描述与分析地方政府政策在民营经济发...
  • 国有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国有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赵晓英[1]2006年在《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明星中小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都不是很顺利,许多曾红极一时的中小企业,都是在短时间内崛起随即销声匿迹。换句话说,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
  • 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中的制度(治理)动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中的制度(治理)动因分析

    文勇[1]2003年在《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中的制度(治理)动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公司治理与市场制度结构,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中的动力因素。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结构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的复杂性,使得我们相信:制度(治理)层面上的原因才是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购并的最为重要...
  •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理论与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理论与案例分析

    张旭[1]2012年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越来越活跃,一来是为了适应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影响,二来是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良机。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企业并购...
  • 城市住宅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

    城市住宅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

    王大治[1]2003年在《城市住宅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住宅开发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规范的理论探讨。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介绍写作意图、相关文献和结构体系;第二部分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发展阶段,第叁部分土地利用模式与住宅区位选择,第四部分城市空间演化与住宅...
  • 银行并购行为研究

    银行并购行为研究

    杨妮娜[1]2016年在《银行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文中研究说明自费城国民银行案以来,银行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并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特征,金融领域全球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近年来银行业...
  • 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郝璐[1]2017年在《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贸易制度是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管理和经营所采取的管理机构、管理权限分配、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组织形式、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一国国民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
  • 我国中央银行监管研究

    我国中央银行监管研究

    崔鸿雁[1]2012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
  • 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周隆斌[1]2002年在《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其运行效率考察》文中认为本文在市场机制的层面上讨论了企业并购的作用机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考察了并购机制的运行效率,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企业并购既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自发行为,也是市场在演进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并购表现为针对企业产权...
  • 适应WTO要求的西部开发税收政策选择

    适应WTO要求的西部开发税收政策选择

    桑琳[1]2002年在《适应WTO要求的西部开发税收政策选择》文中认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因此,西部大开发应立足于全球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以开放的姿态谋求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全面的支持,既要符合WTO的基本要求,又要为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仅以税...
  •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苏敏[1]2002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可以概括为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内部平衡是外部平衡的根本保证,而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内部平衡的实现。就我国而言,随着...
  •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影响

    许晓芳[1]2002年在《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如何推进八亿农民的城市化,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及时做出了“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策,标志着我国城乡...
  • 外资并购行为与我国的策略研究

    外资并购行为与我国的策略研究

    林丽端[1]2014年在《基于跨国公司加剧在华并购的我国产业竞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很显着的经济现象,即跨国并购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跨国并购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高了当地的就业水平,对当地经济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