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浩[1]2016年在《央地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财政制度安排体现和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基本关系。在复杂的央地关系中,围绕财政-税收展开的权责斗争,一直处于...
刘新国[1]2002年在《财政信息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财政信息不仅为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依据,还要为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决策参考。财政信息的正确与否,事关全局,影响甚大。特别是随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财政运行机制的建立、迫切地...
张拥军[1]2002年在《危机防范与处理的可拓策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危机管理是管理科学中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危机给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以及危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管理对象、特点和职能,开展对这一领域内相关内容的形式化研究,对于提高组织规避化解危机和开拓机遇的能力,以及...
高琦[1]2010年在《从财政收支看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有效性》文中提出一条杠杆,撑起了国民经济的两头,收入和支出。对政府经济行为有效性的监控,也是财政收支的缩影。应用于社会经济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财政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而政府经济行为的有效性则是对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实践性解读。本...
阮凤微[1]2002年在《《案例》:广东省世界银行贷款业务办公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案例及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案例部分以广东省世界银行贷款业务办公室管理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为主线,介绍了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及其贷款背景资料,广东省世界银行贷款业务办公室成长的历史,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广东的管理...
张海星[1]2006年在《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如何防范财政风险,保持财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财政风险,就会发现这种财政风险通常是和或有债务相连的。国际经验表明,如果政府忽视这种“隐性”财政风险,其对财政状况和政策的分...
龙新民[1]2001年在《论地方财政支出效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财政实际工作部门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财政收入上,而对财政支出效益尤其是地方财政支出效益的研究不够。但是事实上,当前地方财政困难虽然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其根源之一却在于地方财政支出效益的低下。因此要缓解地方...
张林[1]2016年在《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是关于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越强,综合国力的基础越坚实。没有实体经济的有效成长,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
周怀峰[1]2001年在《从政府的成本收益角度看国企改革的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22年来对国企改革问题研究的文献很多,但对国企改革过程作系统的历史的分析尚不多见,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触及或未深入探讨,如(1)国有企业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政府为什么选在70年代末开始改革国...
王萍[1]2007年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文中指出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向其他经济主体承担一定行为的义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地方债包括:地方对中央的负债、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对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及个人的负债、地方政府的各种拖欠、地方政府担保债务...
孙涛,张晓晶[1]2007年在《开放视角下的国家综合负债风险与市场化分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日益开放,中国国家综合负债的规模与结构在动态变化:一方面,国家综合负债的某些旧因素(如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国家综合负债的一些新因素(社保基金缺口、巴塞尔协议的顺周...
王志浩[1]2016年在《央地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文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财政制度安排体现和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基本关系。在复杂的央地关系中,围绕财政-税收展开的权责斗争,一直处于焦点...
周军民[1]2001年在《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债。选择国债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依据是基于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国债风险评估和国债绩效(即宏微观绩效)提高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上围绕着一个主线即在评估国债规模与债务风险的前提下,从结构分析的角度出发...
张少春[1]2001年在《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文中认为关于金融风险,目前的定义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将参与主体局限于金融机构,认为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因客观环境变化、决策失误或其他原因使其资产、信誉存在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二是将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局限于金融体系...
邢自霞[1]2008年在《中国外债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与此同时,外债的安全和收益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学界对于外债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债规模是否在警戒线范围内,较多关注外债...
陈斌[1]2000年在《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稼问题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在众多的转型经济国家里,当然也包括中国,两大政策的运作...
何志强[1]2006年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产业投资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进程表明,产业投资活动是重要的。产业投资是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发展动力,而资本是保证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最重的生产要素之一。同时,为了提高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本的流量和存量调整,也需要通过产业投资活动来...
胡小莉[1]2000年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国有企业债务理论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搞活国有企业,提高国有资本的营运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则是对银行货币体系潜在风险的防范。可见,国有企...
韩冬[1]2000年在《对我国国有企业亏损原因和对策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日益严重。长时间、高额度、大规模的亏损不仅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社会的稳定。1997年开始实施的国有企业“三年扭亏”战略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减亏成果更多的是依靠国家政...
赵雷鹰[1]2000年在《财政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财政风险作为国家经济风险的分支,由于财政职能和地位的特殊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对财政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及对策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对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并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