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敏[1]2002年在《几种斑潜蝇的超微结构及rDNAITS序列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斑潜蝇Liriomyza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害虫,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蔬菜和花卉生产上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其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检疫性害虫。斑潜蝇在我国分布广泛,给我国的蔬菜和花卉...
徐为根[1]2002年在《旱涝灾害对江苏作物生产影响的评估决策系统》文中指出江苏省地处北亚热带、东临海洋,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但降雨量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匀,造成不同年份干湿状况差异较大,常有非旱即涝的现象,给主要作物生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在1999年和2000年对棉花和小麦进行7个不同...
吴国艳[1]2002年在《中国北方介壳虫寄生蜂分类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研究记录了采自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12个北方省份的介壳虫寄生蜂,包括了跳小蜂科、蚜小蜂科、金小蜂科、棒小蜂科、姬小蜂科等5个科,54个属,11...
韩招久[1]2002年在《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的抗性机理及神经靶标乙酰胆碱受体的基因克隆》文中提出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杀虫单、甲胺磷是防治水稻螟虫的主导药刑。由于长期、大量的施用,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很多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
刘亚光[1]2002年在《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组分、致病性及其诱导抗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研究大豆灰斑病菌产毒条件的基础上,分离出大豆灰斑病菌的粗毒素,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明确了所提取的粗毒素的致病作用,并用粗毒素进行了抗性鉴定。然后又进一步对10个生理小种粗毒素组分进行了鉴定,分析了10个生理小种粗毒...
王振华[1]2002年在《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病育种的成效取决于对抗源和抗病遗传规律的认识。本论文开展抗源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对玉米抗...
薄天岳[1]2002年在《亚麻抗锈病、抗枯萎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品种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既是纤维作物,也是油料作物,其茎秆可以剥取高档纤维用于纺织业,籽粒可以榨制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保健油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亚麻生产显得越...
吕康博[1]2002年在《除草剂安全剂BAS-145138的合成、表征与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除草剂安全剂BAS-145138的合成。选用廉价易得的丙酮、硝基甲烷、铁粉和盐酸为原料合成了重要的反应中间体2,2-甲基-1,3丙二胺;选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合成了重要的反应中间体二氯乙酰氯。选用...
佚名[1]2014年在《除草剂苯嗪草酮的中试生产》文中认为苯嗪草酮,化学名为4-氨基-3-甲基-6-苯基-1,2,4-叁嗪-5(4H)-酮,是1975年德国Bayer公司开发的低毒除草剂新品种,可防除单、双子叶杂草,是一种应用于防除甜菜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主要用于旱地作物,是目前具有规模的高...
朱丽云[1]2002年在《苏云金杆菌(Bt)微胶囊剂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杀虫有效成份为生物活体,抗紫外能力较差,因此在野外防治过程中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活。为保证其贮存稳定性并在田间充分发挥作用,选择合适的剂型是很重要的。微胶...
胡扬根[1]2005年在《新型咪唑啉酮及稠合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倍受重视,已开发出许多含氮杂环类的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及医用药物,且己成为农用化学和医药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aza-Wi...
吴国星[1]2002年在《小菜蛾抗药性机理及治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十字花科的主要害虫,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和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对蔬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为了给小菜蛾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就小菜蛾对辛硫磷的抗性发展...
张博[1]2002年在《山东省不同地区蔬菜根结线虫的抗药性差异与化学防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调查了山东省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寄主种类、危害程度等的前提下,选择了山东省四个不同用药水平地区蔬菜根结线虫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各种杀线虫剂生物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测定了这四个不同用药水平地区蔬菜根结线虫各不同生...
秦秋菊[1]2002年在《转Bt基因棉棉铃虫的发生及抗药性变化》文中指出本文运用了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种植的转Bt基因棉品种中棉30、新棉33~B及常规棉品种668上棉铃虫和天敌的发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参照美国昆虫学会(ESA)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点滴法对河北省4个市(县)棉铃虫种群进...
陈莉[1]2007年在《棉花生防芽孢杆菌A57、A178的抑菌机理、拮抗活性物质及防病、促生作用》文中提出本试验对拮抗细菌A57、A178进行了种的分类地位的鉴定,研究了拮抗细菌A57、A178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机理,初步研究了A57、A178产生的拮抗物质主要成分及拮...
赵文军[1]2002年在《番茄环斑病毒及转基因产品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番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ToRSV)广泛分布于欧美,危害多种重要经济作物,严重者导致绝产,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因此被我国列为一类检疫有害生物,应实施严格检疫。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为血清学...
韩惠芳[1]2002年在《烯效唑对小麦分蘖成穗生理和籽粒品质的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绵阳26为供试材料,试验研究了不同烯效唑拌种浓度(0、10、20、40mg/kg)对不同播种密度(90、180、270×104、hm~2)下小麦分蘖成穗生理、籽粒品质的调节,对分蘖成穗过程分蘖节中的内源激...
林敏敏[1]2002年在《银杏疫病的发生及银杏对疫霉菌抗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离体接种银杏叶片,发现相对湿度90%~100%,温度28~30℃最有利于银杏疫病的发生。银杏对疫霉菌的抗性随龄期和品种变化而变化。不同龄期银杏叶片相比较,龄期长的叶片对疫病抗性较强。银杏叶片离体接种后,龄期长...
陈青[1]2002年在《辣椒抗蚜性的生化基础及其RAPD分析》文中指出通过温室苗期接蚜鉴定与田间鉴定,从24个参试辣椒品种中筛选出凉椒一号、猪大肠、都椒一号和新丰五号4个高抗品种;苗丰叁号、中椒六号、更新六号和昆椒一号4个抗性品种;大羊角椒、砀椒一号、湘研9402和渝椒五号4个高感品种和保椒二号、泰...
候美玲[1]2012年在《玉米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大斑病是重要的玉米叶部病害之一,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turcica),严重发生时会极大地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目前防治大斑病主要是利用抗病品种,并辅以适当的药剂防治。但由于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