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银华[1]2003年在《论中学课堂口语活动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提出英语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们长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关于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实用的、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却很少。本文试图阐明口语活动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并且创建对话、阅读、语法、...
张玉华[1]2003年在《在中师生物教学活动中渗透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生存及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生物科学的历史是前人探索生命奥秘的足迹,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利用生物科学史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中...
刘连广[1]2008年在《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在贫困地区的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众人的重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了成为当今数学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利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活动也应运而生了。在素质教育中,开展数学...
刘桂影[1]2013年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教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如何设计这个活动,如何选择活动内容,如何实施该活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背后是关于语言本质、语言学习机制、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教学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支撑。这一系列...
陈汝轩[1]2003年在《IBDP地理学科评估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WTO框架下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改革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通过教学评价改革,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从而确保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获得成功。...
丁浩[1]2003年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解决操作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随着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由学生提出问题、确立课题,然后尝试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至于研究性学习在中...
杨玉琴[1]2003年在《关于高中生解决开放性化学问题心理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取大样本团体测试的量化研究与典型个案分析的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用实证的方法探明了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以及解决开放性化学问题能力的现状,并以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初步探讨了影响中...
朱福岚[1]2003年在《高中化学双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双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并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兴趣和巨大的研究热情,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国外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所以,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刘献瑶[1]2017年在《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重大难题。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缺乏独立思考与自我反思。在这一背景下,尽早指导高一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词汇学习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元认知概念和元认知策略的...
张勇[1]2003年在《建构主义介入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今中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着语言化、概念化和肢解化的倾向。针对这些不良倾向,本文提出以建构主义理论介入中学古诗词,充分发挥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以达到对人本身个性的自我建构。全文...
江霞[1]2003年在《文学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培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语文教材教法的改革,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60%以上的比例,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对其价值并未重视。本文着重从个性的内涵和个性培养的意义,文学阅读与个性培养的关系及其实施策略等方...
陈小青[1]2003年在《中学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建构论纲》文中指出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教育者都对中国的语文教育进行了更加全方位的探索,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学语文里中国现代文学部分这一块作为突破口,并试图从“中国现代文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等视角切入,...
周黎燕[1]2003年在《品味文学语言的诗性美》文中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本体地位。面对新教材大量入选的文学作品,文学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以汪曾祺文学语言观念及其创作为参照,结合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有关文学语言的论述和研究...
王艳红[1]2003年在《初中生为什么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与形势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
杨拴运[1]2003年在《数学教学效益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学效益是学校的领导、教师研讨的主要问题,也是家长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学效益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教材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这一突出问题及甘肃省宁县一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观念陈...
庞旭民[1]2003年在《新疆塔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师职业压力这一问题目益凸现,一些调查研究表明,现在教师属于职业压力很大的行业,职业压力已对教师的心理、行为、生理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新疆塔城市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理测验的方...
李雪梅[1]2017年在《当前课标下高中数学有轨尝试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国家教育发展“十叁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课程目标有:“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
王兴礼[1]2003年在《元认知监控在高中生学习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叁个成分,其中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
宋学锋[1]2003年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之物”,它的开设顺应了世...
周永红[1]2003年在《中师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积极思维、巧妙迁移、发现新知、认识新知的能力。它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研究,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仿照科学家那样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