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梅[1]2002年在《情感教学在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改变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严重地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的没情绪,教师教的没信心,教学效果差的现状,本人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改革一切不合理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实施...
陈慈禄[1]2002年在《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学校既是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又是创建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加强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践“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概念、内涵及一般特征、功能的研究,总结出中学校...
孔繁成[1]2002年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民族美德教育》文中研究说明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都文质兼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美德,不但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和美育资源,而且也是智育的有力凭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民族美德的效能:一方面,让学生接受它美的熏陶,...
姜英全[1]2002年在《农村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设想。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学生对语文很感兴趣,可他们的语文整体素养却很低。这种问题的出现与语文教学落后于社会发展、教学理念陈旧、应试教育...
刘敏[1]2002年在《山东省重点中学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经济和科技为特征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造就人才的系统工程,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必将为国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有利位置发挥巨大作用。中...
付丽萍[1]2007年在《西北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现代社会人的必备素养之一。在校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同样需要具备而且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在我国各级各类在校...
孙言[1]2007年在《初中英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是英语作为二语和外语教学得到全球性发展的世纪。其中一个显着的特征便是人们一直寻找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以图解决外语教学问题。”(RichardandRodgers2001).在二十世纪,外语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然而所有的...
丁茹[1]2002年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学地理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已经进入新世纪,世界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新旧经济的交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化的浪潮铺天盖地涌向世界每个角落。面对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做好准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谁能在...
钟德全[1]2002年在《非智力因素导致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调查分析与教学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是每一位接受初等教育者学习时间最长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中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进而成绩低下。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使这门课...
鲁静君[1]2002年在《论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的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要求我们将德育的时代性与创造性作为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战略思想。中学德育的创新首先是德育观念的创新,主要包括:确立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相统一的德育主体观,使受教育者的自觉性...
伍家文[1]2009年在《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的内容、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中学英语课程是中学英语教育的核心,是中学英语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基本载体。本文从课程论的角度梳理了...
刘荣[1]2011年在《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在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作为外语学习的一项重...
贾俊梅[1]2002年在《智力知识与作文创新思维训练》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依靠铁杵磨成针绣花针的慢功夫,教学效率比较低;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能否找到一条方便快捷的作文教学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知识解释能力为核心的知以分类理沦的提出与应用是我国教学领域的一大突破,为各...
郑英[1]2002年在《中专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针对以往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中偏重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偏差或研究失之偏颇,缺乏将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实践等问题,运用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非智...
赵湘博[1]2002年在《诵读的复兴——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文中指出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诵读的重要性,及我国目前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全面阐述了如何开展诵读教学,从而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率。杨桂东[2]2008年在《高中...
朱颖[1]2005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和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遵循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系统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依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价值出发,阐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机遇所在及面临的挑...
王敏[1]2002年在《谈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文中提出本篇论文主要从古诗词教学的实际出发,在理论上探讨了古典诗词与音乐之间的有机联系,论证了古典诗词与歌曲音乐相融教学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论述了古典诗词与有关歌曲音乐相融教学的特点及独特价值,并就如何进行相融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论...
翁文津[1]2002年在《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学习革命风起云涌,新一轮课程改革扬帆启程,研究性学习应时而生。本文试图在对语文学习现状进行理性反思,对语文教育的性质、目的和规律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旨在倡导学生作为研...
梁婷婷[1]2017年在《人教版与部编本语文教材在阅读内容结构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语文教材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它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载体,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凭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主要由四大系统构成,即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知识系统。一...
徐进[1]2002年在《银川市初中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教育部于2000年3月对原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做了修订。修订后的英语课程已实施两年多,为了了解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者有针对性地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借鉴并吸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