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基础教育课程“三大板块”实践的矛盾与对策

    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基础教育课程“三大板块”实践的矛盾与对策

    郑勇[1]2001年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变革与发展,逐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课程改革,特别是“叁大板块”课程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矛盾,使国家预定的培养目...
  • 创造阅读研究

    创造阅读研究

    胡珊[1]2008年在《国内外亲子阅读研究发展及其新思考》文中提出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重要的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是未来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条件。鉴于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对儿童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必要对国外亲子阅读的研究进行总结。国外的研究成果,对...
  • 解释策略训练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迁移水平的研究

    解释策略训练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迁移水平的研究

    肖学雷[1]2001年在《解释策略训练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迁移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认知心理学和元认知研究的成果,以高中生拥有物理领域知识的水平差异为基点,考察物理学习中元认知监控的解释策略训练与高中生物理学习迁移的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学科学习策略已成为学科教学探讨的热点。物理学习策...
  • 结合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解决高中物理电学问题实验研究

    结合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解决高中物理电学问题实验研究

    郭海昌[1]2001年在《结合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解决高中物理电学问题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根据认知心理学有关问题解决理论和元认知理论,以及通过对高中生解题过程的认知分析,构建了高中生物理解题模式。运用启发式自我提问法,进行思维策略和元认知训练,以探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及元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
  • 素质教育中构建中小学德育活动教育模式探究

    素质教育中构建中小学德育活动教育模式探究

    汪安琼[1]2001年在《素质教育中构建中小学德育活动教育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导向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德育工作长于“管”和“灌”,过分强调思想改造,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德育的实践性,使德育工作的实效难以实现。目前,在理论方面对...
  • 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

    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

    于子轩[1]2011年在《“科技创新实验班”生命科学课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调查与启示》文中认为创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动力源泉,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最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迫切需要。独立自主、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和...
  • 唤醒耳朵 开启双唇——论职高语文听说教学

    唤醒耳朵 开启双唇——论职高语文听说教学

    于平[1]2000年在《一首唤醒耳朵的歌》文中指出这不是写伤痕的作品,虽然也有右派和谪贬,有心灵的寂寞,但它所写的恰恰是知识分子最不容易被征服的一个原因:他们能听见树叶儿的歌唱。秦宏科[2]2017年在《“唤醒”教学法对农村随班就读学生“灵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唤醒"是一种证...
  •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

    夏爱英[1]2007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STS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STS教育一方面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STS教育培养能够了...
  • 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

    王森[1]2015年在《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文中指出一、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的必要性1.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而言,思想政治课是最基本的教学课程,但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高青少年的人格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
  • 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

    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

    吴雯婷[1]2016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师徒传承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衰微,快速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生态,传承路径也相应发生了变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之下,由政府主导的依靠学校教育传承正成为主流的传承途经,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父子相...
  • 优化英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创新教育的策略研究

    优化英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创新教育的策略研究

    钟跃[1]2001年在《优化英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取渗透创新教育的策略,通过优化英语交际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第一部分简要说明了研究课题及其缘由,介绍了国内外创新教育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探讨了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创新、创新教育、创新素质、...
  • “三步一体”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三步一体”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王敏[1]2001年在《“叁步一体”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学英语教学法的应用,不是搬用,而是活用。“创我者生”(胡春洞)。为了解决中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的投资大、效益低的问题,改变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本人通过对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各种英语教学流派的综合学习和研究,...
  •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杨志红[1]2001年在《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人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的合理计划与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管理过程的倾向性;它是管理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首先对987名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了调查,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现代中...
  • 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

    张朝云[1]2001年在《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者是在对过去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中学物理导学——讨论教学模式的调研基础上,对进一步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在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设计了“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该模式重在从多...
  • 中学生社会交往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社会交往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杜胜凯[1]2001年在《中学生社会交往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纪,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各个国家都把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来讲,要适应这种竞争,同样需要加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学会交往,善于合作,作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
  • 在高中化学审美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研究

    在高中化学审美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研究

    邓应高[1]2001年在《在高中化学审美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研究》文中指出创造力是人才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便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本文阐述了创造力的概念、结构及培养;审美化教学的涵义、原理及模式。并在其指导下,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创造力发展规律,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及...
  • 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研究

    王钰婷[1]2017年在《初中化学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文中提出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加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合作学...
  •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西南师大附中高中数学GX微型实验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西南师大附中高中数学GX微型实验

    张廷艳[1]2001年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我国目前高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课堂效益低下,师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针对高中数学内容的特殊性和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征,冲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笔者大胆将GX实验的32字诀教学原则从初中移植到高中,构建了高中GX实验的课堂教学...
  •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胡开盼[1]2016年在《高中地理“水环境”篇课堂教学德育目标实施策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地理学科德育目标的建立与课堂实施在课程改革新时期教育总德育目标体系建立的需要,以及地理学科“立德树人”德育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要求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中学地理教育...
  •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研究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研究

    邓爱丽[1]2008年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是我国古代长期以来使用的一种较为固定的书面语言,用以记载史实,表达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代替了“文言”,语文教科书中也大量引进白话文,于是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文教科书中并存的现象。进入新的时代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