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
蔡礼强[1]2003年在《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文中研究表明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很具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在清末民初的鼎革巨变中颇有影响,却长期遭受学术界和官方正统评价的冷落,关于他的研究成果寥寥可数。为了客观地呈现历史,本文以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为题,分析考索杨度在晚清时期的思想及活动。力图在深入挖掘、...
![论罗泽南的学术思想]()
符静[1]2003年在《论罗泽南的学术思想》文中认为罗泽南是清代道咸时期的一位湖湘士子,也是湘军早期知名将领之一。罗泽南为学固守理学门户,讲求治学之道,宗程朱而黜陆王是其基本的学术立场。他用程朱的心性理论,反对陆王的心即理说;用程朱的格物致知论,否定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用程朱涵养、渐进的入圣门径,反对...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合”运动述论]()
许永峰[1]2012年在《近30年来的民国合作运动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合作运动大致开始于五四前后,那时一些知识分子将源于西方的合作思想引介到中国,并在城市进行了零星的合作社实验。华洋义赈会自1923年起在河北进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实验开民国农村合作运动之先河,之后中国的合作运动主要在农村进行。...
![晚清驻外使节与辛亥革命]()
戴峰[1]2003年在《晚清驻外使节与辛亥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5年,清政府派出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正式与西方国家互派使节,这是它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甲午战败后,整个中国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正是在这种危机感的驱动下,清政府再次对其外交政策作出调整,开始选用实用性的人才办理日...
![1938—1945年期间日伪对河北省农业资源的掠夺和统制]()
付春端[1]2003年在《1938—1945年期间日伪对河北省农业资源的掠夺和统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沦陷区的研究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对河北省沦陷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和河北省伪政权是如何掠夺和统制农业资源,这一问题作一阐述。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日伪是如何利用农场、试验场、“华北...
![传统中国对外关系在近代嬗变的路径]()
李丽杰[1]2003年在《传统中国对外关系在近代嬗变的路径》文中提出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向外延伸。因此,国家外交的目标、内容、制度、机构,均受到其政治理念及状况的影响。近代以前的中国,无所谓外交,只是“理藩”而已,中国长期囿于传统的“宗藩”体系中,封建统治者固守着身为“宗主”,抚驭万邦的对外思想。迨至清...
![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济南的接管]()
谢卫[1]2003年在《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济南的接管》文中指出城市是现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的中心,城市接管对中共夺取全国政权、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现代工业(交通和矿业除外)几乎全部集中在少数城市,城市不仅有对中共建立全国政权...
![张之洞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
王姗萍[1]2003年在《张之洞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法系遭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法律的挑战和冲击。晚清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改革中国封建旧律,以适应近代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世界,推动中国法律缓慢向近代转型。清季重臣张之洞即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员。笔者...
![20世纪二叁十年代华北乡村危机浅析]()
王卫红[1]2003年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华北乡村危机浅析》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些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主的现代性因素开始输入中国。然而,以工业化为发端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打破了传统社会城乡一体发展的基本模式,伴随着显着的城市化进程的,却是广大乡村社区的严重滞后和城乡发展的“分...
![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演变及其资产阶级革命派关系之探讨]()
丁以德[1]2003年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演变及其资产阶级革命派关系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辛亥革命后引进了西方议会政党制度。先后出现了南京临时参议院、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国会、第一届国会第二次常会、安福国会、非常国会、护法国会、第一届国会第叁次常会等诸多形式。革命派的态度对议会政治有很大影响,革命派...
![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研究]()
刘庆[1]2010年在《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屈指算来,截止2010年,青岛城市建置不过119年。而早在1994年1月4日,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和公布青岛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无疑是年轻的青岛城市荣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资本,因为国务院在批准文件中指...
![近代中国民间组织——民国华洋义赈会个案研究]()
蔡勤禹[1]2003年在《近代中国民间组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是对民国华洋义赈会的个案研究。从社会自组织角度出发,本研究在内容上分为七章。第一章分析华洋义赈会兴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第二章论述了华洋义赈会的组织整合过程及合法性获得的途径。第叁章和第四章从共时性角度,剖析了华洋义赈会的组织制度、组...
![论新民主主义社会]()
刘云凤[1]2016年在《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指出公平问题在中西方的历史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公平问题的探究,从对“公”、“平”、“正”、“义”的阐释到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展示了人们对于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西方对公平问题的探究在古埃及就有...
![周恩来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
翟新明[1]2002年在《周恩来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周恩来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根据民族矛盾激化、国共合作的错综复杂的形势,创造性地提出...
![昭和天皇与侵略中国东北]()
梁红光[1]2002年在《昭和天皇与侵略中国东北》文中认为论文题目昭和天皇与侵略中国东北研究生姓名:梁红光学科、专业:世界史研究方向:东亚国单珊[2]2008年在《昭和天皇与太平洋战争》文中认为昭和天皇作为近代日本最高的精神权威和专制君主、陆海军大元帅、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但由于天皇免予起诉...
![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初探]()
涂雪峰[1]2002年在《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陶行知不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着名的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爱国学者。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面临内忧外患,处在动荡不安中。从扭转日趋衰微国势的愿望出发,他对近代中国社会改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主张。本文从文化、教育...
![官方、商会、金融行会与地方货币控制权——以1925年“废两改元”前后的汕头为例]()
陈景熙[1]2002年在《官方、商会、金融行会与地方货币控制权》文中提出1925年汕头的“废两改元”,是汕头乃至潮汕地区历史上的一桩重大事件。在此之前,汕头处于地方货币史上的“七兑票”时期,全权主宰地方本位货币七兑票发放的是地方金融业者及其行会。而在“废两改元”事件中,由于七兑票高于大洋的市价引起了...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
李兴亮[1]2002年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为战胜困难,争取抗战胜利,战时陕甘宁边区大力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文化工作的一个方面,边区新闻传播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通过对边区新闻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进...
![中国近代科技兴农思想研究]()
张泽洪[1]2002年在《中国近代科技兴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这种转型是全方位的,经济是其中的重头戏,而农业又是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部,自在转型之列,近代国人敏锐觉察到了这样一种需要,开始力倡农业近代化,而运用科技,在他们看来,是实现农业近代化最有效的一个法宝。他们...
![论胡林翼的经世改革思想及实践]()
林曦[1]2002年在《论胡林翼的经世改革思想及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胡林翼是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实践家和经世派代表人物,同时,作为湘军核心人物的他也是剿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之一。胡林翼兴办团练,整饬吏治,网罗人才,扩军筹饷,经营湖北。他的这一切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改革实践活动都是以其经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