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1945年拉达克与中国新疆、西藏的贸易

    1919~1945年拉达克与中国新疆、西藏的贸易

    朱卫[1]2004年在《1919~1945年拉达克与中国新疆、西藏的贸易》文中提出历史上,拉达克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中国新疆和西藏之间存在着十分悠久的贸易往来关系。本文首先对于拉达克的历史状况作一简要回顾,对有关拉达克当地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民族关系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都作了简明扼要地介绍。然...
  • 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黎仕明[1]2004年在《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宁青叁省区在历史上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以及当时中国政治中心偏居西北的有利形势等原因,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获得了较大发展,“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历在目:不绝于途的商旅使团,熙来攘往的繁华都市,如有“河西四...
  • 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

    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

    张立彬[1]2004年在《日据时期台湾城市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895—1945年的50年,是台湾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即通常所说的日据时代,此间一方面是中国国家主权在台岛的丧失,日本殖民化的逐步加深,而另一方面是台湾经济发展从封建落后的停滞状态转变为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相对发展阶...
  •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陈永志[1]2004年在《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契丹史研究中存有争议尚未定论的五个重大问题再次进行了详细论证。第一篇是“契丹族源地非‘松漠之间’考辨”。关于契丹族的族源地,以往论着多以《魏书·契丹传》中所记“松漠之间”来求证,显然有误。本篇认为“松漠之间”实际所指...
  • 近代河北植棉述论

    近代河北植棉述论

    刘洁[1]2004年在《近代河北植棉述论》文中提出元末明初棉花传入河北,在明代逐渐普及。清代由于家庭手工棉纺业的发展,植棉的专业化和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河北植棉得到空前发展,如形成叁大着名植棉区,棉田面积、专业化程度、产量和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棉花已基本商品化。此期植棉发展...
  • 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

    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

    陈立明[1]2003年在《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大量的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和藏、汉、外文资料,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民族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项研究丰富了我国西南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内容,是对我国民族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和补充。论文由前言、结语和一至六章共八个部...
  • 蒙古族宗法制度几个问题的研究

    蒙古族宗法制度几个问题的研究

    姜振飞[1]2003年在《蒙古族宗法制度几个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由导师钱宗范教授主持负责的广西师范大学“十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研究》一书的组成部分。蒙古族作为在中外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开发和建设祖国的事业中,留下了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现在对蒙古族...
  • 湖南近代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

    湖南近代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

    余建明[1]2003年在《湖南近代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指出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定地域在一定时期内交通发展的状况必定是这个地区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表征。本文从湖南近代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了湖南在从戊戌维新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段内交通...
  • 1844年至1894年福州港进出口贸易的兴衰嬗变

    1844年至1894年福州港进出口贸易的兴衰嬗变

    陈长伟[1]2003年在《1844年至1894年福州港进出口贸易的兴衰嬗变》文中研究指明1844年福州港开埠到甲午战争前(1894年),是福州近代对外贸易史上一独特的时期,这一时期福州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由开埠初期的不振逐渐走向鼎盛,并一直维持着贸易出超的地位。本文主要根据近代福州海关的年度报告及英国议...
  • 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

    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

    卜奇文[1]2003年在《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的古老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发生改变,中国的自然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以这样的一种特殊方式开始了近百年的交融与撞碰。而处在珠江叁角洲地区的澳门与广州经济,...
  • 英国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

    英国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

    张永攀[1]2003年在《英国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文中研究表明1937—1947年是英国侵略西藏的最后十年。此期间,英国出于殖民利益和亚洲战略形势的考虑,在所谓“麦克马洪线”(以下简称麦线)以南地区,构筑印度东北边境防御体系,策划和侵占了“麦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在西藏...
  • 明朝经营百夷研究

    明朝经营百夷研究

    于秀情[1]2003年在《明朝经营百夷研究》文中指出在学术界,傣族历史的研究成果较多,而且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有关历代中央王朝经营傣族的历史研究鲜少。本文试就明朝经营百夷的政策进行较全面的论述,以丰富傣族历史研究的内容。在元朝,傣族被称为“金齿百夷”,简称为“金齿”或者“百夷”。百夷归附元朝以...
  • 近代以来新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研究

    近代以来新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研究

    刘卓[1]2003年在《近代以来新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而新疆缘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公路交通运输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纵观新疆历史,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对于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受其影响,与它们相辅相成。自...
  • 铁路与新疆的现代化

    铁路与新疆的现代化

    黄达远[1]2003年在《铁路与新疆的现代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于英国,铁路以其货运量大、安全快捷、运费低廉的优点,此后迅速在西方早期工业化国家崛起。到19世纪末,以铁路为主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取代了传统的以畜力、人力为主的陆路交通方式,为它们完成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新...
  • 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研究

    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研究

    刘庆[1]2010年在《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屈指算来,截止2010年,青岛城市建置不过119年。而早在1994年1月4日,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和公布青岛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无疑是年轻的青岛城市荣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资本,因为国务院在批准文件中指...
  • 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

    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

    张照[1]2002年在《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我的导师钱宗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九五”规划课题《广西各民险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一书中的一部分。本论文共分十个章节,另有附录四篇,共计十一万余字。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壮族的概况、历史和其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对其传统文化...
  • 1922年至1932年河北省匪患及其成因研究

    1922年至1932年河北省匪患及其成因研究

    张增萍[1]2002年在《1922年至1932年河北省匪患及其成因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河北省政府成立前后河北地区的土匪活动是本文的研究范围,具体地讲,就是1922年-1932年间的土匪活动。河北地区(包括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从原直隶省划出,但现属河北省的部分)匪患自民国以来即已出现。特别民国9年(1...
  • 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

    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

    李晓斌[1]2002年在《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民族文化的交流、变迁问题是云南历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挖掘、整理和新的研究方法的探索,从大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影响云南民族文化交流的各类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归纳、总结了不同时期云南民族...
  • 近代广西民族间的对外经济交往与融合——以手工业为视角进行研究

    近代广西民族间的对外经济交往与融合——以手工业为视角进行研究

    梁刚毅[1]2001年在《近代广西民族间的对外经济交往与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经济融合,简而言之,即民族间在交往过程中实现经济上的互补和趋同。民族经济融合在民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经济发展颇不平衡,各少数民族在身处地理环境的制约下,生产资源及生产水平都较为落后,在...
  • 试论广州善堂的发展:1871—1937

    试论广州善堂的发展:1871—1937

    黄艳[1]2001年在《试论广州善堂的发展:1871—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近代民间慈善组织的典型代表,善堂在近代广州地方慈善事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清末民初政府治理能力削弱的环境下,善堂承担了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与此同时,作为行商代表的善堂还超越了不预他事的规条,大量涉足地方公事,社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