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17年度流行语“diss”汤庆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83)摘要:融合借鉴传播学和修辞学的思路,结合网络新闻标题运用“diss”的实例,从句法特征、语...
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农政问题及农政变迁叶敬忠王丹[摘要]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的分析严格遵循经济学学科的分析范式,将农民界定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个...
从反思到实践: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与话语变迁回顾吴小沔贺聪志[摘要]文章通过对有机农业发展历史的知识考古学梳理,回顾有关有机农业话语的变迁过程,以理解有机农业于当代社会的意义。研...
中文影视资源进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课堂实践研究——以英语母语者为例陈曦(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摘要:汉语母语者在交际中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而受母...
乡村振兴背景下“清河实验”社会治理思想的再研究(1928—1937)萧子扬1马恩泽2石震3(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2.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党校,北京1...
当代青年真的患上了“政治冷漠症”?——互联网语境下青年政治参与分析萧子扬田丰①[摘要]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总统,“沉默的大多数”成为左右局势的关键性群体。这也引发了一个...
“扶贫抗争”与农村反哺资源的分配治理——基于秦巴山区T镇的田野研究徐明强1,李卓2(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
公共品供给与村民的动员机制陈义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以三个村庄的公共品供给案例为分析对象,考察了在国家资源输入背景下,当村社作为资源支配的主体...
新时代“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张明皓(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摘要:新时代治理环境发生重要变化,乡村自治、法治和德治已具备融合的条件。...
何以为根:乡村文化的价值意蕴与振兴路径——基于《把根留住》一书的思考高瑞琴朱启臻[摘要]乡村是传统文化积聚和流传的场所,也是“文化自信”的渊源和根基。村落文化体现为三种视象:农...
发展性贫困的生产:制度与文化的田野对话*——一个Y族村庄生活的发展叙事□李小云,吴一凡,董强,宋海燕[摘要]研究将Y村的贫困定义为发展性贫困。与生存性贫困不同的是,发展性贫困的...
“锦鲤祈愿”: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解读*萧子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摘要:“锦鲤祈愿”是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它是指当代青年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论杨开道的中国农村社会建设思想郭占锋吴丽娟付少平摘要:作为中国第一位农村社会学“博士”,杨开道在积极引介美国农村社会学思想的同时,全方位深度透视中国农村社会,为20世纪上半叶中...
过度旅游:乡村社会的现实挑战与治理创新史玉丁1,2,李建军1(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83;2.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09000)内容提要:我国乡村旅游的...
日本小规模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许珍珍1,2赵晓峰2(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8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杨凌712100...
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思考章爱先朱启臻[摘要]乡村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衍生出诸如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以及教化等一系列价值和功能,构成乡村的各个要素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促...
信息传播渠道差异与重大公共政策知晓——以单独二孩政策知晓情况为例臧雷振1,张一凡2(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94;2.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10087...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萧子扬1,刘清斌2,桑萌3(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北京100089;3.中...
·社会学·法学研究·谁在害怕?——大都市民众风险感知的现状研究叶锦涛,萧子扬(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都市研究中心,上海200444;中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