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的伦理学推论李茂森[摘要]“思无邪”超越了“诗三百”的文学语境,是孔子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出的价值命题,是儒家道德哲学和政治思想的一个起点。以“思无邪”贯穿其中的道德修...
现代行旅活动的伦理审视姚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行旅活动本身内含着道德价值并需要以伦理道德进行调节。当今,行旅问题凸显:亲人居聚与旅离的伦理冲突;对弱势...
公共物品博弈视角下的道德与自然状态李晓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道德活动中的理性搭便车行为频繁地破坏人们之间的道德互动。从公共物品博弈的视角来看,搭便车...
中国道路的辩证特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郝立新中国话语是中国道路的表达。在当代,中国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话语表达是多样的,既有...
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形而上学?聂敏里【摘要】什么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形而上学如何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是形而上学的首要问题。本文在排除了从最普遍的存在者的类的角度对“作为存...
卢梭的异化观及其文化批判*欧阳谦贾丽艳[摘要]卢梭的启蒙思想以其批判的激进立场而著称。他不仅是启蒙运动的赞扬者和辩护者,而且也是启蒙观念的批评者和检讨者。他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与...
从“用具”到“技术”——海德格尔此在的敞开与遮蔽思想流变解读宋洁,王伯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
文明与道德的悖反——卢梭、康德社会进步思想的考察与反思□张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卢梭认为,文明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的道德的退步,而在“自然状态”已不可得...
遮蔽与明敞——海德格尔对赫拉克利特残篇16的解读马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赫拉克利特的残篇16因其内在位置和指引范围而被海德格尔视为其残篇中第一位。海德...
从安斯库姆的两条进路谈休谟问题张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安斯库姆在《现代道德哲学》一文中提供了回应休谟“是-应当”问题的两条路径:“是-需要-应当”与“...
从因循万物之性到道性自然*——“自然”成为哲学范畴的演变历程◎曹峰内容提要“自然”是老子之“道”的属性,这是一种后起的说法,其依据很大程度上来自河上公注本的“道性自然”。《老子...
论城市命运共同体哲学意蕴的三重向度耿芳兵吕明洋[摘要]城市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子命题,二者同根同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探讨,启发了城市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文章通过马...
论施蒂纳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批判及其限度——基于马克思哲学视角王时中1,陈倩2(1.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如果说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法①[美]威廉·麦克布莱德/文耿芳兵/译摘要:人性作为社会理论的最重要术语之一,马克思和自然法理论家都对它进行描述并将其视为理论根基。然而,在理论...
【哲学研究】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张当(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实践理论;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摘要: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市民社会...
·当代哲学问题探索·从“马克思问题”回溯“斯密问题”臧峰宇,何璐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从黑格尔主义和道德哲学两种视角出发,...
政治学研究代表性断裂问题与群众路线之解郭湛,曾东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无论是一党制、两党制还是多党制的现代政党政治,都在当代面临着代表性断裂这一问题...
现代主体性政治的逻辑终点——政治叙事中的生命政治概念及其环节罗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生命政治被阐释为现代主体性政治的基本环节,与技术政治和承认政治一道...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纠缠——基于近代人生意义问题的讨论郭清香[摘要]中国传统伦理思维建构在“家—国—天下”往返互推模式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依赖这个互推结构确定自己的存在身份和意义...
劳动与自由: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解读评析于静怡(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海淀100872)摘要:阿伦特在自己的许多著作中都对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进行了解读,她对马克思阐释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