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小说现代性的阐述]()
王亚玲[1]2012年在《论李劼人前期短篇小说的“现代性”追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许多学者认为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具有现代性的开拓价值,是中国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完成者。笔者结合前辈学者的观点,认为除了“大河叁部曲”外,李劼人的前期短篇小说创作,也呈现出鲜明的“现...
![政治小说:梁启超对日本近代文学的选择]()
郑焕钊[1]2012年在《“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论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如何影响...
![都市爱情 红尘游戏——论张欣的都市言情小说]()
陈潇潇[1]2014年在《新时期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反映生活的重要载体,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会在电影中得到赞扬或批评。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的社会语...
![选择·变异——论新感觉派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接受]()
吴兰[1]2001年在《选择·变异——论新感觉派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主义”文艺又称“现代派”、“先锋派”文艺。它是西方(主要是欧洲)各国在19世纪末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垄断的帝国主义,进入资本主义全盛期时崛起的一股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思潮,其影...
![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
夏禹[1]2001年在《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作家。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发表了大量题材广泛、内容复杂的小说,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现代文坛上都是少见的。然而,国内对沈从文创作的研究曾走过一条崎岖甚至是不正常的道路,沈从文也因此得到过很...
![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李琨[1]2001年在《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表明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对待女性的态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中的多数是农村妇女,她们受封建思想意识毒害最深,因此,她们的生活状态最易暴露社会的本质矛盾,最能引起人们的关切和同情。所以,任...
![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批评辨]()
吴会婷[1]2001年在《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批评辨》文中提出社会历史批评是二十世纪中国批评史上最重要的批评方法,但实际上人们对它的理论原则和操作方法的认识还是很含糊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它的历史形态和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缺少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批评史上它的几种形态的回顾,在梳理社会...
![唐宋八大家新探]()
卓希惠[1]2016年在《欧阳修散文“风神”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最能代表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质的“六一风神”为研究对象。“六一风神”的丰富内涵深为学界所肯定,但对它的全面系统研究尚有创新空间。“风神”概念在传统“形神观”的影响下形成,为由内而外、既重形似、更重以形传神的艺术表现。它与“风骨”“神韵”范畴...
![论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化效果]()
王卫英[1]2001年在《论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化效果》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颇具魅力的作家。仅仅二十出头,便以练达独到的笔触,在40年代的大上海横空出世。她短暂而辉煌的创作,引起世人纷纷评说。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美学方法阐释张爱玲小说,在海内外已形成一股潮流,并取得一定成绩。有感于...
![《晏子春秋》艺术研究]()
延娟芹[1]2001年在《《晏子春秋》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是关于古今《晏子春秋》的研究回顾,接着对《晏子春秋》的成书情况及历代流传过程作了介绍,最后据出土残简就历来争议颇多的两章作了辨证。第二部分从民间文学这一角度探讨。本文认为《晏子春秋》有些内容来源于民间,因此...
![轮回:意识无意识——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及周作人]()
曾锋[1]2001年在《轮回:意识无意识》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矛盾重重。为反抗人文领域内左、右翼的霸权话语,周作人坚持人文科学没有绝对的是非;为了利用科学的权威,他又宣称自己的历史叙述是科学的,没有虚构。为了对抗左、右翼装饰着国家、民族、道德徽号的文学功利论,他主张文学无用;从他自己的个...
![宋代潼川府路诗人用韵考]()
钱毅[1]2006年在《宋代潼川诗韵中阳平分化现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隋、唐代诗歌中四声分押的历史应该说是清晰的,但宋代诗歌四声分押并不十分严整。宋代潼川诗人用韵中存在着阳平分化的现象,其中阳平与上去声相协,这一现象是宋代潼川诗人实际语言的反映。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四川话从属于西南官话,是北方话在西南的...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人物形象研究]()
金宰旭[1]2001年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作者认为,50年代以来,文学界对解放区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较为划一,由于大部分研究者比较重视人物的“阶级性”,排斥或漠视除此以外的因素,因而,致使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大同小异。本文力求从“人性”角度阐释《太...
![论丁玲的小说创作]()
曾仙乐[1]2008年在《论丁玲的思想转型及其二叁十年代的创作》文中认为丁玲是“五四”最后一个女作家,也是左翼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丁玲以及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研究她第一个时期即从处女作发表到奔赴保安前(1927年-1936年)的小说创作,并将其统称为丁玲“二叁十年...
![纳兰词艺术网络探析]()
张龙[1]2001年在《纳兰词艺术网络探析》文中认为中文摘要清词中兴运动中,纳兰以自然深挚的情致和婉丽凄清的风格别开生面,是清初在朱彝尊、陈维崧而外独树一帜的词人。本文着重分析了纳兰词的艺术风格和这一风格形成的原因。本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从作品入手,着重分析了纳兰氏的爱情词、友情词和塞上之作及各自...
![《酉阳杂俎》的博杂特征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
李莉[1]2001年在《《酉阳杂俎》的博杂特征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的新兴学科,人类文化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它涉及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史学、经济学、艺术、法律等一系列学科,显示出强大的学科综合性。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晚...
![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略论]()
安正国[1]2001年在《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略论》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日益觉醒,她们开始以清晰的性别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这种书写既有着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体欲望等感性内容的描述,又有着对历史或现实中女人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剖析,同...
![潘岳研究]()
高胜利[1]2012年在《潘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西晋太康时期的着名文学家。他的诗文言浅情深,真挚动人,在中古文坛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通过对潘岳人生经历与仕宦沉浮的细致爬梳来探究其思想、心态的变化过程。潘岳是西晋太康时期文士的典型代表,通过...
![论萧红小说的文化批判意识]()
冯健飞[1]2001年在《论萧红小说的文化批判意识》文中认为本文通过萧红的生平经历和对其作品的解读,从中发掘萧红继承“五四”传统和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对于中国民众的悲惨生活、对于国民的病态性格后面的文化因素的思考,并对这种文化上的反思进行梳理和归类。萧红小说的文化批判的立足点在于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
![从“三言”“两拍”看明代商业及其道德]()
黄琛[1]2001年在《从“叁言”“两拍”看明代商业及其道德》文中提出本文试图通过“叁言”“两拍”中明代商业及其道德的描述,商人地位的变化,探讨商业道德的继承和拓新。第一部分为引论,简略介绍“叁言”“两拍”的研究现状,表明对明代商业及其道德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从“叁言”“两拍”中明代商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