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献初[1]2002年在《《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文中认为《经典释文》是为先秦的《周易》等十四部经典着作注音释义的一部音义书,唐陆德明(约550-630)撰。它按经文及其旧注的顺序,摘出需要解释的文字来注音,注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或辨析被注字在该句语境中的读音和意义,帮助人们读懂经文及其注文。《...
苏秋菊[1]2014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情态副词研究》文中认为情态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情态副词的重视不够,研究尚未充分。此外,语法学界在情态副词的一些问题上各执一词,对情态副词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不够多。因此本文以情态副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现代汉语词...
刘世生,宋成方[1]2010年在《功能文体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对功能文体学的介绍和评述多以M.A.K.Halliday本人的研究为基础,很少提及该理论体系的另外一个构建者R.Hasan的理论模式以及功能文体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本文在首先对功能文体学的产生背景、理论框架和后期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然后...
徐秀芬[1]2002年在《名动组合的偏正结构的多维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名词和动词组合成的偏正结构(N的V)在其内部组成成分和外部功能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显着的不同于一般偏正结构的特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对该结构中动词的语法性质作一分析,其后以叁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支撑,...
彭茗玮[1]2012年在《社会信息学视域下广告隐喻的认知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隐喻是隐喻的重要应用领域,也是社会的文化传承最为鲜活的展示方式之一。广告隐喻实际上是社会符号在语言、媒介、文化、心理和时间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式表达,她借助不同的媒介技术,承载着特定文化内涵,在物质时空与心理层面不断传...
黄欣[1]2014年在《汉语音乐类成语语义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语作为汉语语汇系统中最生动凝练的一部分,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音乐类这一语义族群的成语是常用却又甚少被人研究的一类。本文选取了八部成语词典中意义与音乐相关的431个成语作为语料,注重共时与历时观点相结合,拟从传统语言学、文化语...
罗家国[1]2002年在《渠县方言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渠县话词语为考察对象,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渠县话词语的比较研究,第二部分从特色词看渠县话词语的文化生成,第叁部分是渠县话词语的语法特征。第一部分分为叁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渠县话和普通话的词语比较,第二层次为渠县话词语的内部比...
阳欣[1]2002年在《《大正藏》音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佛典《大藏经》等翻译佛经为代表的汉语佛教文献,在我国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从东汉至宋代各时期汉语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对汉语史上各时期的文字音韵训诂研究都大有裨益。文章在继承前人对佛教经典文献研究基础上,着力于《...
郅丽霞[1]2016年在《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文中研究表明英汉两种语言都含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但由于两个民族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它们的词义、文化内涵及应用都有相同或不同之处,这给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带来很多不便。本文主要归纳了一些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并给出了一些翻译的方法.陈希洁...
舒春雷[1]2007年在《《通雅》语源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现代语源学的理论,对《通雅》的语源研究从二个层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是根据音近义通理论对《通雅》所涉及的同源词进行了挖掘整理,包括同源单音词、同源联绵词、同源迭音词叁类。二是根据现代的联绵词语源义理论对《通雅》中的语源义进行了初步探讨。首...
岳立静[1]2006年在《《醒世姻缘传》助词研究》文中认为《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带有山东中西部方言语法特色的文献材料,对其助词系统进行详细描写和深入分析、比较研究,具有汉语语法史研究意义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价值。就语法研究来说,汉语史与方言的结合研究是当前的一个趋势。然而,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剑这...
姚晓琳[1]2002年在《汉俄外来词对比研究——以现代汉语和现代俄语为主》文中指出本文以历史性、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汉语和俄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现状及趋势,力图以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来解释和阐明有关问题。作者认为,汉俄外来词在发展趋势上都有字母外来词增多和外来词语素化的共同特点。从...
郭丽华[1]2002年在《试论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心理》文中研究表明典型报道,即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报道,它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传统。可是现在,典型报道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已经走入了一个困境。本文试图改变以传者为中心的报道传统,而以受众的视角来审视典型人物报道并寻找...
阿依夏木古力·尤力瓦斯[1]2007年在《翻译中词义的选择及研究》文中提出词义的选择是翻译中的第一步,也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在原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对词义进行了阐述和介绍,对词义在翻译过程的选择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解读,试图客观,深入地剖析这一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的语义特征。文中探索和归...
黄献[1]2009年在《广西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文字部分教学改革刍议》文中认为广西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中现代汉字部分教学时间少,内容缺乏系统性,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将这部分内容从现代汉语课程中分离出来,开设现代汉字学课程选修课,在高师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突...
李剑锋[1]2002年在《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小叁角思路为指导,对现代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力图说明这种现象的语法构成、内部语义关系、语用特征及功能与成因。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界定添加现象,概括其基本特征...
徐韶龙[1]2008年在《现代汉语“NP的VP”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当中存在“长城的伟大”、“意思的表达”、“这本书的出版”、“他的笑”一类“NP+的+VP”结构(其中VP为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结构体)。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对“NP的VP”结构的研究,即“NP的VP”的外部整体功能和内部构架,我...
罗志翔[1]2002年在《《说文》“心部字”研究及溯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对《说文解字》的“心部字”按意义进行分类、研究,然后对其进行溯源,由此分析了战国、金文、甲骨文的“心部字”。本文主要揭示了许慎撰书的一些原则,其核心部分是关于《说文》“心部字”以及其它各部字内部的排列顺序问题。《说文》一书中...
谌于蓝[1]2002年在《金文同义词研究》文中提出同义词,表达相同、相近的概念,是汉语词汇中一种特殊的聚合关系,广泛存在于典籍文献中。同义词的存在,是汉语词汇丰富的标志之一。金文中同义词的存在,是两周、春秋战国时期汉语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考察铜器铭文中的同义词,参校传世文献典籍,既可看到汉语词汇自古...
张青松[1]2002年在《郭店楚简通假字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全面考察《郭店楚墓竹简》中出现的通假字。首先,对郭店楚简通假字进行分类考察,以附表的形式作全面统计,正文中重点分析了将近100组通假字,做到点面结合。然后,讨论战国时代通假字骤增的原因和研究战国文字通假的意义。最后,分析研究战国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