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红[1]2003年在《重言式状态词的语法化考察》文中认为汉语史上,重言式状态词经历了一个语法化过程:由开放的词类降格成为封闭的词类,由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构词后缀。本文通过对重言式状态词的构词分析与入句考察,描写重言式状态词虚化轨迹,分析重言式状态词的语法化动因,讨论与重言式状态词相关的...
余琳[1]2001年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发音正误声学特征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以我的导师王渝光教授领导的199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标准语言特征数据库系统”为主,力求通过对大量的语音样本的分析研究达到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做更为明确、清晰的正误界定。本文...
谢文芳[1]2001年在《处所句诸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把有处所词或处所短语出现的句子称为“处所句”,考系范围仅限于叁种句型,所要探讨的是处所句中诸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本文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句式义对其构成成分有限制作用。“N+V+在+PP”的基本句式义为“某物以某种...
沙宗元[1]2001年在《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古汉字字形讹变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对古汉字各历史阶段讹变现象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划分讹变的基本类型,分析造成讹变的原因,阐明讹变与汉字发展演变一般规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讹变现象的实践意义,以获得对讹变现象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全文共分六章...
范慧琴[1]2001年在《山西定襄方言语气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气词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气词的研究本身属于语法学的问题,同时又是语法研究特别是方言语法研究的一个突破口。方言语气词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语气词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揭示方言的语法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还可以为语气词的历时研究提供活的语...
叶皖林[1]2001年在《现代汉语人体方所表达形式研究》文中认为方位处所,跟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是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汉语中,有的名词具有处所性,有的没有。具有处所性的名词可以直接做介词的宾语,而不具有处所性的名词需要加上“上、下、里、...
陈婷[1]2008年在《现代汉语词根的词缀化倾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缀尤其是类词缀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对词缀、类词缀的性质和范围的判定上。词缀以及类词缀范围的判定关系到汉语构词法体系的确立,也关系到现代汉语类别的确定。目前,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现代汉语词汇...
蔡玮[1]2001年在《汉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分析》文中指出汉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分析王忱忱[2]2013年在《九江市地名的语言和文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对特定的地域所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对地名进行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作为文化载体的地名在其固定的语言...
张泽宁[1]2004年在《《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文中认为《六祖坛经》中出现助动词“得”等十个,本文对“得”、“须”、“可”、“敢”、“能”等五个助动词作统计,考察了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情况。胡玉华[2]2001年在《《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叔湘先生曾在...
庞晨光[1]2001年在《《马氏文通》的“顿”和“读”》文中研究说明《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检验之后,愈发呈现出耀眼的光芒。特别是它的句读论,对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文通》句读卷中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顿”和“读”,至今还没有较为合理的解读。究其原因...
李秀芹[1]2001年在《《经典释文》中的舌音初探》文中指出《经典释文》是一部专对古书音、义进行注释的着作,唐陆德明所撰,成书于陈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该书所录汉魏六朝至唐的音切和释义达230余家,保存了唐以前重要典籍的语音资料,是考察汉代至唐代汉语语音最重要,最丰富、最有研究价值的文献之一...
郭贞彦[1]2016年在《山西中北部晋语声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中北部晋语包括山西晋语并州片、吕梁片、五台片和大包片,本区域方言的声调从共时类型到历时演变都很有特点,并具研究价值。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山西方言研究备受瞩目,在山西方言声调研究方面亦有丰富的成果积累。不过,已有研究在研究范围上多关注...
赵静静[1]2007年在《林语堂美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林语堂(1895-1976)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本论文关注于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全面回顾、阐释了他关于翻译的观点。作为一名翻译家,林语堂对外翻译并介绍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
尤浩杰[1]2001年在《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掌握汉字情况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利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探讨分析了影响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掌握汉字的一些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汉字教学的方法。研究抽取出语料库中母语为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学习者正确和错误使用汉字的频次,参照《信息处...
朱光胜[1]2001年在《论对外汉教学中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取文献阅读和经验总结法,从培养外国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界定及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旨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改进,将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
王宏剑[1]2001年在《《韩非子》同义词研究》文中指出《〈韩非子〉同义词研究》是一篇对古代专书中存在的同义词进行封闭式研究的论文。作者主张严格意义上的同义词,在对同义词提出定义及确定原则的基础上,以联系同义词群各成员关系的义位为研究单位,运用归纳法、计量统计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和替换法等方法,对...
邓帮云[1]2005年在《元代量词研究》文中指出量词是汉语的重要词类,它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悠久。量词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关于汉语史的知识,也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汉语史体系。本文以元代文献为依据,考察了元代量词的使用情况,希望能为建立科学的汉语量词发展史做一点工作。本文采...
夏莹[1]2001年在《汉语的状语及其葡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状语是汉语句法重要的成分之一。根据状语的意义特征,可区分为时间状语、处所状语、程度状语、对象状语、范围状语、缘由状语、重复状语、能愿状语、依据状语、肯定状语和否定状语、语气状语、方式状语、情态状语,共十叁类。葡萄牙语中与汉语状语相当...
张丹[1]2011年在《时间副词“一直”、“总是”、“老是”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总是”、“老是”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时间副词,它们在语义、句法和语用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时间副词“一直”、“总是”、“老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进行综合...
章黎平[1]2011年在《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论文用共时和历时比较的方法,以汉语方言中表示人体器官部位的词语(以下简称人体词语)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在共时方面,比较研究方言与普通话间的异同、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探讨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方言间人体词语词形和词义结构的共性和差异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