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抗菌肽抗菌及抗肿瘤作用的基础研究

    幽门螺杆菌抗菌肽抗菌及抗肿瘤作用的基础研究

    张卫民[1]2003年在《幽门螺杆菌抗菌肽抗菌及抗肿瘤作用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致病机制不明。Hp不具备基因毒性,不会直接引起细胞DNA的突变和细胞的恶性转化,但Hp的生化特征可能参...
  • MAGE-3 mRNA/DC肿瘤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免疫功效的体外研究

    MAGE-3 mRNA/DC肿瘤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免疫功效的体外研究

    李侠[1]2007年在《恶性肿瘤基因工程纳米疫苗抗肿瘤转移与复发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恶性肿瘤危害巨大,但恶性肿瘤的叁大传统疗法-手术、放疗和化疗,治疗效果不尽人意。随着对肿瘤免疫理论的深入认识和一些新的实验方法的涌现,肿瘤疫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复发的有力手段。但由于机体免疫网络的复杂性、肿瘤...
  • 扩大经蝶窦入路显微、内镜、影像解剖及海绵窦内侧壁形态观察

    扩大经蝶窦入路显微、内镜、影像解剖及海绵窦内侧壁形态观察

    李学军[1]2003年在《扩大经蝶窦入路显微、内镜、影像解剖及海绵窦内侧壁形态观察》文中提出经蝶窦入路为处理垂体腺瘤的首选术式。随着手术经验的丰富以及新技术的出现,突破蝶鞍限制经蝶窦处理累及鞍上、海绵窦及斜坡硬膜外等邻近区域病变的报道开始出现。然这种扩大经蝶窦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尚无文献报道,如何拓展?...
  • 肝素酶、b-FGF及uP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肝素酶、b-FGF及uP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尹光明[1]2003年在《肝素酶、b-FGF及uP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BTCC)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具有易复发及易侵袭的特点。而肿瘤发生转移和侵袭的两个前提条件是肿瘤侵犯基底膜和新生肿瘤血...
  • 多药耐药基因mdr1与胰腺癌细胞株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多药耐药基因mdr1与胰腺癌细胞株耐药相关性的研究

    张立阳[1]2003年在《多药耐药基因mdr1与胰腺癌细胞株耐药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其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因其临床表现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80%的患者就诊时已近晚期,手术切除率只有5%-25%左右,所以多数患者只能采用化疗、...
  • Annexin Ⅰ和CASK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研究及重要功能蛋白的筛选

    Annexin Ⅰ和CASK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研究及重要功能蛋白的筛选

    胡南[1]2016年在《七氟醚对老龄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及Wnt/β-catenin-AnnexinA1在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老龄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及Wnt/β-catenin-AnnexinA1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内容制作老龄大鼠吸入七氟醚模型,从在体水平研究七氟醚对血脑屏障组...
  • 环境有机氯污染与结直肠癌及乳腺癌发病率关系的生态学研究

    环境有机氯污染与结直肠癌及乳腺癌发病率关系的生态学研究

    赵玉婉[1]2003年在《环境有机氯污染与结直肠癌及乳腺癌发病率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六六六(六氯环己烷、HCH、BHC)、滴滴涕(二氯二苯叁氯乙烷、DDT)、多氯联苯(PCBs)等杀虫剂及灭螺药五氯酚钠(Na-PCP)是一类有机氯化合物。我国政府虽已于1983年开始限制和禁止使用该类化合物,但...
  •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诱导分化和凋亡的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诱导分化和凋亡的研究

    郝长来,王敏,唐克晶,王建祥[1]2003年在《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型诱导分化和凋亡的体内和体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性白血病M2b型(AML-M2b)或t(8;21)/AML由染色体易位产生的AML1-ETO融合蛋白异常募集组蛋白脱乙酸化酶(HDAC)从而抑制AML1靶基因的转录是关键的致病机制...
  • COX-2表达与大肠癌TNM分期、分化及转移之间的关系

    COX-2表达与大肠癌TNM分期、分化及转移之间的关系

    潘赛英,胡跃,张苏展,陈丽荣,王海军[1]2004年在《环氧化酶-2表达与大肠癌TNM分期、分化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人群中结肠癌发病率明显下降,并认为与环氧化酶2(COX2)有关[1]。本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肠癌、大肠...
  • 中国人食管癌10q23杂合性缺失和PTEN基因突变及表达研究

    中国人食管癌10q23杂合性缺失和PTEN基因突变及表达研究

    吴颜晖[1]2003年在《中国人食管癌10q23杂合性缺失和PTEN基因突变及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10q23的杂合性缺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及定位在这一区域的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uedeletedonchromosome1...
  •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夏家林,马景鐗,甄自刚,焦德让[1]2004年在《一侧入路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一侧入路显露和观察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
  • 应用替莫唑胺对照司莫司丁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应用替莫唑胺对照司莫司丁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曾宪起,申长虹,浦佩玉,杨树源[1]2006年在《应用替莫唑胺对照司莫司丁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应用替莫唑胺(TMZ)以司莫司丁(CCNU)作为对照研究两者对恶性脑胶质瘤化疗的有效性。方法一年内入组合格患者55例,随机分成两组,按体表面积分别给以两种药物化疗并每月进行临床随访、定期...
  • 根据X染色体失活类型探讨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结节之间的关系

    根据X染色体失活类型探讨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结节之间的关系

    刁小莉[1]2003年在《根据X染色体失活类型探讨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不同结节之间的关系》文中指出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在25%与77%之间。虽然大多数为良性,但有的病例性质难以确定,某些组织学上表现为良性的肿瘤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侵袭性或发生远处转移。这种肿瘤常有2个或2个以上的结...
  • 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Tyrphostin AG1478对肾癌细胞系GRC-1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意义

    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Tyrphostin AG1478对肾癌细胞系GRC-1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意义

    张顺[1]2003年在《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TyrphostinAG1478对肾癌细胞系GRC-1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意义》文中指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在包括肾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都有过量表达。EGFR的过量表达,在诸如肿瘤发生、演...
  • 白血病中孕酮受体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实验研究

    白血病中孕酮受体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实验研究

    张晓兵[1]2003年在《白血病中孕酮受体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目前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启动子基因调节,多启动子基因调节比单启动子更复杂。孕酮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有两个启动子,其甲基化研究以往多集中在性激素依赖性肿瘤。本实验利用MS...
  • 喜树碱抑制鳞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喜树碱抑制鳞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王红梅[1]2003年在《喜树碱抑制鳞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喜树碱因其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的作用,成为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最新研究发现喜树碱及其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和促进分化的作用。血管新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抗血管生...
  • 尿中修饰核苷作为肺癌普查标记物的可行性研究

    尿中修饰核苷作为肺癌普查标记物的可行性研究

    李媛媛[1]2003年在《尿中修饰核苷作为肺癌普查标记物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人群肿瘤普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体液肿瘤标记物作为现有普查手段之一可大大提高肺癌检出率。肺...
  • 重组腺病毒IκBαM抑瘤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重组腺病毒IκBαM抑瘤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高小玲[1]2004年在《重组腺病毒IkBαM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大量扩增重组腺病毒以满足体内外实验需求;纯化病毒达到体内外药效学实验的用药标准。方法:利用293细胞包装并批量制备体内外实验所需重组腺病毒。利用GFP及有限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和感染靶细胞的效率。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病毒并提...
  • 肺癌相关性抗原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肺癌相关性抗原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王秦秦,马丽菊,李海红,李继梅[1]2004年在《肺癌相关性抗原基因的克隆与鉴定》文中指出目的:外源基因导入表达载体后可在原核或真核系统表达出目的蛋白,应用针对该蛋白的特异抗体可从数目庞大的cDNA文库中免疫筛选出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或片段。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所...
  • 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展示技术筛选肝癌抗体模拟肽及高活性重组蛋白的构建

    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展示技术筛选肝癌抗体模拟肽及高活性重组蛋白的构建

    李韩平[1]2003年在《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展示技术筛选肝癌抗体模拟肽及高活性重组蛋白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肝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也是人类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和化疗为主,虽然能得到暂时缓解和生命得以延长,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在药物治疗方面,基于抗体的导向治疗具有毒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