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滴丸止咳平喘作用研究

    哮喘滴丸止咳平喘作用研究

    殷桂香[1]2002年在《哮喘滴丸止咳平喘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客观评价哮喘滴丸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并对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加以评估。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口服哮喘滴丸(治疗组),博利康尼(对照组)方法,观察患儿症状、体征变化。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
  • “肝主疏泄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有关”假说新证据——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相关指标研究

    “肝主疏泄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有关”假说新证据——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相关指标研究

    石忠峰[1]2002年在《“肝主疏泄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有关”假说新证据》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揭示中医肝主疏泄理论的微观机制,为导师提出的“肝主疏泄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有关”假说提供新证据。本文溯本求源,系统整理了肝主疏泄理论,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性地提出了...
  • 肾主外的理论研究

    肾主外的理论研究

    李奕祺[1]2002年在《肾主外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整体观念为主导,运用阴阳、五行等论理方法,以专题研究形式对肾主外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阐明了肾在御邪防病,保护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及肾主外理论对临床的重大实用价值以及在治未病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认为:肾主外概括了肾藏调节机体适应环境、保...
  • 脑肠相通病机研究

    脑肠相通病机研究

    张思超[1]2002年在《脑肠相通病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科学的态度、详实的资料首次提出了“脑肠相通”理论假说,并对二者相通的病机进行了深层次、多方面的探讨。学说以《内经》、《伤寒论》为理论根基,系统阐述了学说形成的依据。脑肠肽的发现、神经胃肠病学的建立以及脑肠病交互作用的临床报道为假说的成立奠定了...
  • 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宋冰[1]2002年在《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师承、综述、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五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消渴病心病)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师承部分:对导师吕仁和教授诊治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并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导师...
  • 肾络宁对IgA肾病模型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肾络宁对IgA肾病模型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惠君[1]2002年在《肾络宁对IgA肾病模型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平均每年有2%~3%的病人发生终末期肾衰,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复制IgA肾病大鼠模型,观察肾络宁对IgA肾病模型大鼠...
  • 针刺对脑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谱影响的实验研究

    针刺对脑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谱影响的实验研究

    丁晓蓉[1]2003年在《针刺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海马、皮层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谱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采用cDNAArray技术,以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10)为实验对象,以正常老化小鼠(SAMR1)为对照,观察了8月龄R1皮层海马、P10皮层海马、P10皮层海马“益气调血、扶本...
  • 高血压病辩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高血压病辩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郭志华[1]2002年在《高血压病辩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阐明高血压病中医病证特点;探讨中医药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及其机理;寻求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方法:1将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按中医辨证分...
  • 以色治色法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以色治色法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刘志军[1]2002年在《以色治色法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旨在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而为“以色治色”法提供理论支持,并观察“以色治色”之消白合剂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对黑素代谢起重要作用的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以期说明“以色治色”法的可行性及作用机理.本研究将白癜...
  • 通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及对海马神经细胞调亡的影响

    通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及对海马神经细胞调亡的影响

    罗薇[1]2002年在《通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及对海马神经细胞调亡的影响》文中指出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于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临床以记忆力减退,计算、判断、定向等能力及精神、行为的进行性障碍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
  • 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NO和ET影响的实验研究

    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NO和ET影响的实验研究

    宫丽鸿[1]2003年在《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NO和ET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兔循环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浓度的影响。方法:结扎麻醉兔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造成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模型,采用动物随机分5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测定...
  • 肺癌恶病质发生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肺癌恶病质发生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崔慧娟[1]2002年在《肺癌恶病质发生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恶性肿瘤是一类消耗性疾病,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的营养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恶病质,大约50%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死于恶病质。人们对恶病质早有警惕,但至今对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了解,更无有力的治疗手段。近年,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某...
  • “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的文献及临床研究

    “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的文献及临床研究

    金芝勋[1]2002年在《“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的文献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透刺经筋法”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是石学敏教授根据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而创立的,具有肯定疗效。本课题观察了该针法治疗4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设立了传统针法30例作为对照研究。“透刺经筋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 针刺督脉穴治疗瘫痪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和相关实验研究

    针刺督脉穴治疗瘫痪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和相关实验研究

    刘光国[1]2002年在《针刺督脉穴治疗瘫痪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和相关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有关瘫痪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的针灸疗法;2.探讨针刺督脉穴治疗截瘫脊髓损伤作用的机理方法:1.临床观察,督脉组:针刺督脉穴位治疗24例。常规组:常规选穴治疗24例,采用康复医学的Brunnstrom法、...
  • 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谢晶日,吴屹波,刘朝霞,刘明[1]2004年在《通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75例》文中指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的首选方法是手术,但很多患者不愿接受。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中药排石消炎,展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笔者于2003年3月-2004年3月应用通胆汤治疗该病并与利胆消石...
  • 中医综合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中医综合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侯海晶[1]2002年在《中医综合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病因造成的持续性肾脏损害的共同结局。因病理损害重,难以逆转,故常进行性加重,直至进入尿毒症期,而需替代治疗。CRF发病率高,治疗棘手,预后差,是内科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和死亡原因之一,七十年代以来,透...
  • 韩医对《金匮要略》之研究

    韩医对《金匮要略》之研究

    郭大硕[1]2002年在《韩医对《金匮要略》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韩医近叁十年来研究《金匮》的44篇文献进行考察后,将中韩医的研究方法做了分析比较,认为韩医学用观察方法、时间医学法、哲学方法等研究方法与中医相比差距比较大,但在文献考证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特别是逻辑方法中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 水蛭素对实验性外伤性PVR的影响

    水蛭素对实验性外伤性PVR的影响

    武文忠[1]2002年在《水蛭素对实验性外伤性PVR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水蛭素对实验性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中眼底和眼病理的改变以及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影响,从而探讨水蛭素防治PVR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4只,随机分为正...
  • 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探讨

    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探讨

    廖礼兵[1]2002年在《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复制湿热证动物模型,探讨湿热量化的实验指标及湿热证病理改变,以寻求湿热证湿热偏重的诊治标准。方法:以普通级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设立正常对照组、湿热证模型组、清香散治疗组、治疗对照组四组。复制湿热证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