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临床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评价

    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临床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评价

    李瑛[1]2001年在《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临床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着重探讨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能否向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共1021篇,并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对所有文献...
  • 电针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电针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唐勇[1]2001年在《电针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T细胞耐受的介导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动物模型,电针“足叁里”治疗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IL-2、CS和胸腺FAS/FAS-L、GCR以及局部炎性物质...
  • 中药溃结宁治疗湿热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溃结宁治疗湿热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陈晓丽[1]2014年在《溃结宁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总结了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自制中药汤剂溃结宁灌肠治疗的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本课题所选病例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
  •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贾云飞[1]2017年在《慢乙肝发生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增加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甚至死亡的风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病情进展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而后进一步进展为原发性肝癌,是其自然病程。少...
  • 补肾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补肾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郭明冬[1]2007年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人类衰老过程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而中西医均缺乏理想的治疗效果。积极开展对本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治疗该病的补肾益气活血法...
  • 肠炎清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肠炎清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王东红[1]2017年在《肠炎清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0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肠炎清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与观察组1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肠炎清治疗,...
  • 骨松安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骨松安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何仁荣[1]2001年在《骨松安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改变,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作为最常见的疾病,被认为是世界上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疾病。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比较复杂,现代医学对此尚...
  • 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闫论,刘俊含,关菁,沈浣[1]2015年在《补肾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补肾中药联合克罗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近年相关期刊,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2篇文献,1763...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蜂针治疗与实验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蜂针治疗与实验研究

    涂成文[1]2006年在《蜂毒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学机理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动物实验方面观察蜂毒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大鼠(从大鼠)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探讨蜂毒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蜂针与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依据。1.目的:比较分析蜂毒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
  • 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赵亚伟[1]2001年在《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学脑血管意外。其主要特点是: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如“风邪”善行数变。流行...
  • 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病及“糖肾康”的预防作用

    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病及“糖肾康”的预防作用

    苏宁[1]2001年在《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病及“糖肾康”的预防作用》文中认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时发生的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临床较为严重的心脑肾叁大合并症之一,直接影响着糖尿病预后。在DN的进程中,肾小球首先出现高灌流、高滤过状...
  • 关节灵治疗三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关节灵治疗三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雷晓明[1]2001年在《关节灵治疗叁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叁痹病因病机入手,选取叁痹患者56例,随机分为关节灵组(治疗组)和雷公藤组(对照组)各28例,进行关节灵的临床研究;同时进行了关节灵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关节灵治疗叁痹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与雷...
  • 益气化瘀法对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的实验研究

    益气化瘀法对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的实验研究

    彭姝峰[1]2001年在《益气化瘀法对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建立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的模型,并以益气化瘀立法组成宫安宁方,分别从性激素、前列腺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形态学叁个方面观察了益气化瘀法对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的影响,结果显示:1.益气化瘀法能加快降...
  •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镇痛研究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镇痛研究

    杨欢,郑小兰,徐国海,罗振中[1]2015年在《电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neuropathicpain,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电针作为中医学中针灸疗法之一,它具有针灸和电疗的双重优点,...
  • 祛腐生肌系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祛腐生肌系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曾晔[1]2001年在《祛腐生肌系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的一种损及神经、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以致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其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
  • 活血渗湿方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实验研究

    活血渗湿方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实验研究

    张永生[1]2001年在《活血渗湿方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活血渗湿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组织学、血清学等指标的影响,确定活血渗湿方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利用四氯化碳诱导180只SD大鼠致中度肝纤维化。将已形成中度肝纤维化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活血渗湿方治疗组、IFN-γ阳性对...
  • 前列Ⅰ号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前列Ⅰ号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孙阳[1]2001年在《前列Ⅰ号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前列Ⅰ号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前列Ⅰ号治疗,对照组应用舍尼通联合抗生素治疗。临床3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休...
  • 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崔仙映[1]2015年在《不同频率夹脊电针对脊髄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时效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电针不同频率对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及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Bax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损伤修复相关因子NGF、BDNF、VEGF的影响,揭示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
  •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生化学机制研究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生化学机制研究

    孙忠人,吴燕璟,王薇[1]2002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生化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明确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生化学机制。方法将6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中PAF、TXB2、6-酮-PGF1a含量,并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 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即刻效应的机理研究

    头穴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即刻效应的机理研究

    代金刚[1]2008年在《偏瘫后脑功能重塑中针刺即刻效应的临床和fMRI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疗法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针刺有详细的记载。1971年国内出现的头针疗法,经焦顺发、于致顺、方云鹏等医家的衍化发展,以其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