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复明丸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近视复明丸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喻干龙,彭抿[1]2003年在《近视复明丸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近视是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防碍青少年视功能发育的主要原因,其发率极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身健康。笔者在治疗青少年近视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以疏肝健脾,升阳明目立法,组方近视复明丸,经临床运用,有效率达95...
  • 心痛灵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心痛灵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刘余,龚后武,李金洋,谭达全[1]2015年在《心痛灵系列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国内研究中心痛灵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CNKI和WanFangData进行资料收集,筛选所有使用心痛灵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

    温金莉[1]2010年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发病人数日益增加。中医学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但由于糖尿病辨证分型的方法颇不一...
  • 腕踝针对卒中后肩痛康复作用观察

    腕踝针对卒中后肩痛康复作用观察

    张国平[1]2001年在《腕踝针对卒中后肩痛康复作用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腕踝针对卒中后肩痛的缓解疗效,为卒中后肩痛提供一种高效、简便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腕踝针加运动治疗组,B组为外涂扶他林乳胶剂加运动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15天。对每一病例治疗前后进行评...
  • 湖南国医专科学校校史研究

    湖南国医专科学校校史研究

    杨军辉[1]2001年在《湖南国医专科学校校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调研现存20世纪上半叶的文献、采访目前健在的名老中医入手,对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存续期间史实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学校概况、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及爱国文化运动等方面进行阐述。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创办的背景是在当时中央国医馆、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的大力...
  • 《针灸甲乙经》用穴研究

    《针灸甲乙经》用穴研究

    何婉珊(Ho,Yuenshan)[1]2016年在《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及用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第一例体外受精后代于1978年在英国诞生。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nVitroFertiliza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
  • 捻转补泻针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影响的红外热像研究

    捻转补泻针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影响的红外热像研究

    关卫[1]2001年在《捻转补泻针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影响的红外热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以成年健康人为受试对象,重点观察石氏捻转补泻针法、传统捻转补泻针法、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针法等针刺手法的操作对人体皮肤温度场(温度分布)的影响,并与平补平泻针法、留针不施手法进行对照观...
  • 清润止咳颗粒治疗慢性干咳伴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清润止咳颗粒治疗慢性干咳伴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智屹惠[1]2001年在《清润止咳颗粒治疗慢性干咳伴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从临床及实验两方面初步阐述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病机理,证实了清润止咳颗粒对慢性干咳伴气道高反应性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其镇咳、祛痰、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不亚于西药...
  • 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作用机理研究

    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作用机理研究

    李民[1]2001年在《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温病学的治则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并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热毒血瘀证的基本病机和演变规律、养阴生津法治疗热瘀证的作用机理及运用基本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认为:养阴生津法是热霉血瘀证的重要治疗大法...
  • 唐以前足厥阴经主治病症的研究

    唐以前足厥阴经主治病症的研究

    王为群[1]2001年在《唐以前足厥阴经主治病症的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对唐代以前主要医学文献范围内的有关足厥阴经病候内容进行了研究。认为:①经脉病候不仅限于《灵枢·经脉》,《内经》其它篇章及后世的医着中也有丰富内容,应当给予重视。②“经脉病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可称为经脉主治病症。③足厥阴经主...
  • 丹参药膜的研制及其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

    丹参药膜的研制及其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

    肇毅[1]2001年在《丹参药膜的研制及其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为促进消化道手术创伤修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研究了可生物降解的体腔内用药丹参缓释膜剂。采用对于促进创伤修复有积极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丹参(SalviaMiltiorrhizae)作为主药。对其中主要成分丹参酮类物质进...
  • 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

    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

    李近远[1]2001年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学基础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特征,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和课题之一。通过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后可以看出,从哲学或医学角度进行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形成过程,忽...
  • 仲景育阴利水法探讨

    仲景育阴利水法探讨

    张爱民[1]2001年在《仲景育阴利水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一直责之于脏腑阳气虚衰,气化失司所致,治疗当温阳利水,而对于阴虚水停和育阴利水则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本文以《伤寒论》中猪苓汤证为例,探讨了阴虚水停的机理,并侧重分析了育阴和利水的关系,认为滋阴在于扶正,恢复脏腑功能。...
  • 中医经络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医经络的生物力学研究

    颜富雄[1]2016年在《经筋系统—人体十二条运动力线的探讨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依人体十二条运动力线来解析十二经筋,并以此为主体发展生物电讯息传递,透过经筋的体脏反射,来归正人体功能的HRS(HumanRehabilitationScience)人体科学重建系统。研究目的十二经筋是人体筋肉系统,...
  • 脾胃湿热证与胃肠动力的关系及方药治疗的影响

    脾胃湿热证与胃肠动力的关系及方药治疗的影响

    张向菊[1]2000年在《脾胃湿热证与胃肠动力的关系及方药治疗的影响》文中提出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五脏六腑机能的枢纽。脾胃研究一直是五脏研究的热点。在过去的脾胃研究中,脾虚证一直是研究的中心,现在许多学者提出要重视对脾胃实证的研究,因此我们选择了岭南地区常见的实证证型—脾胃湿热证进行研究...
  • 通腑泻热合剂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通腑泻热合剂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赵江宁[1]2000年在《通腑泻热合剂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医学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腹部外科和妇科复杂性手术的普遍开展,术后腹腔粘连具有很高的发生率,而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其发病率近五十年来呈上升趋势,危及患者的健康及生命,给患者、保险机构和...
  • 龙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龙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向孝兵[1]2000年在《龙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关节疾患,相当于中医“骨痹”范畴。其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并伴有软骨下骨质增生。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OA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
  • 活血祛痰、平肝益气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研究

    活血祛痰、平肝益气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研究

    王剑[1]2000年在《活血祛痰、平肝益气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EssentialHypertension-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EH-LVH)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其伴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的发生率较非左室肥厚的高血...
  • 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刘万方[1]2017年在《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探讨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进一步探寻中医药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作用,为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临床选...
  • 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其中医分型的关系

    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其中医分型的关系

    施卿卿[1]2000年在《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其中医分型的关系》文中指出背景: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或高胰岛素血症(HIS)及内皮损伤、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平衡紊乱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与稳定性心绞痛(SA)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