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瘀相关理论及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痰瘀相关理论及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李雪莹[1]2018年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在24h动态血压、超声心动、理化检查等方面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规律,为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认识左心室肥厚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从2009年07月至...
  • 实热证、虚热证在机体能量代谢方面的对比研究

    实热证、虚热证在机体能量代谢方面的对比研究

    刘亚梅[1]2000年在《实热证、虚热证在机体能量代谢方面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证是中医八纲中的重要一纲,热证的研究在神经、内分泌、代谢、病理等方面均有涉及。实热证、虚热证是热证的两个常见证型,其基本表现是一致的,都是以“热”象为其突出特点,但其病因和热象程度并不一致。我们运用补气中药、温热中药...
  •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临床研究

    王爱华[1]2016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应用现状与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合并不孕的几率非常大,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妇女的健康。子宫内膜异位也属于激素依赖性病症,主要包含药物、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等多种治疗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子...
  • 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吴朝泰[1]2000年在《血瘀证与胃癌及癌前期病变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以肿块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徵瘕”、“积聚”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因多端,但其病机主要是气滞而导致血瘀内结。目前,肿瘤的研究在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均有涉及。但单独对肿瘤的发展过...
  • 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

    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

    谷金红[1]2000年在《浅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论述了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癥瘕治疗上的应用。古往今来,妇科癥瘕的治疗广泛采用活血化瘀法。其理论依据是:在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上,妇科癥瘕与血瘀密切相关,且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很适合该病的治疗。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瘕的应用思路可...
  • 电针为主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疗效及机理的临床研究

    电针为主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疗效及机理的临床研究

    郑英典[1]2000年在《电针为主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疗效及机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偏头痛(M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是因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性发作性头痛。发作时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和视觉紊乱症状,头痛常发生在头的一侧,呈搏动性。偏头痛虽然可以列入中医的“头...
  • 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潘习龙[1]2000年在《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急性白血病属于中医虚劳、血证、温病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为精气内虚、温热毒邪炽盛,发病机理不外乎邪毒内蕴、正气虚弱、血行瘀滞、痰邪凝滞,临床采用辨证和辩病的方法,给予扶正、解毒、化瘀及砷剂等治疗。导师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 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本质初步研究

    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本质初步研究

    冯春霞[1]2000年在《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本质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中医关于证本质的研究工作历时已久,在脾胃领域,对虚证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证的研究尚少,为进一步深入脾胃证本质的研究,本课题选择脾胃湿热证来探讨脾胃实证的本质。一、古代文献的整理脾胃湿热证理论发展经历...
  • 甲肿方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

    甲肿方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

    胡克武[1]2000年在《甲肿方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的非毒性甲状腺肿指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由精神、环境、遗传等因素引起,以甲状腺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而不伴有甲亢为特征。甲肿方是导师李任先教授的经验方,临床观察对甲状腺肿有良好的疗...
  •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邹军[1]2000年在《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世界各地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并呈现死亡率、致残率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
  • 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响

    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响

    陈永萍[1]2000年在《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由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目前,西医将I...
  • 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研究

    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研究

    黄飞翔[1]2010年在《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化瘀法治疗内异症的疗效,为选择选择补肾化瘀法治疗内异症的患者和医生提供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以帮助临床决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补肾化瘀法治疗内异症的临...
  • 电针对中风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与c-fos表达的影响

    电针对中风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与c-fos表达的影响

    角建瓴,赖新生,张家维,刘承宜,刘颂豪[1]2002年在《电针对中风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与c-fos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不开颅可逆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制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电针“百会”、“素了”穴对急性局脑缺血大鼠的脑组织超微结构、兴奋性氨基酸(EAA)、β-内啡肽以及c...
  •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

    徐孟[1]2018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中医治疗本病常用的治法治则及药物。方法: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毒劳”、“中医”、“中西医结合”、“Myelo...
  • 抗肝纤Ⅰ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抗肝纤Ⅰ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叶晓勤[1]2000年在《抗肝纤Ⅰ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是肝硬化的前驱阶段,其病理学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出现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至有假小叶形成,中内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
  • 健中愈疡片改善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健中愈疡片改善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唐志鹏[1]2000年在《健中愈疡片改善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胃溃疡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累及胃粘膜肌层的坏死性缺损病变。临床表现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呕吐泛酸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容易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和癌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在临床上使用中药健中愈疡片治疗胃溃疡,取得溃疡愈合率高和...
  • 解毒化瘀汤灌洗治疗大鼠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解毒化瘀汤灌洗治疗大鼠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陈联源,李晓泉,林乔龄,郑玉堂,吴志君[1]2000年在《解毒化瘀汤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采用SD大鼠在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腹腔麻醉下,采用胫骨髓腔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液的方法,造成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
  • 脑卒中中医证型与临床定量评定的相关性研究

    脑卒中中医证型与临床定量评定的相关性研究

    申杰,杨洁红,徐彬,梁顺利,张宇燕[1]2017年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诊疗思路及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4例依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研究缺血性脑卒...
  •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B100水平与中医虚实辨证关系初探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B100水平与中医虚实辨证关系初探

    李晓峰,林禾禧,黄伟贤,陈耀祖,江红[1]2001年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_1、B_(100)水平与中医虚实辨证关系初探》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poA1、ApoB100水平及A1B100比值与中医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将116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偏虚组、偏实组、虚实并重组,并设对...
  • 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理研究

    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理研究

    杨君军[1]2000年在《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灸法中非火热性灸法的一种,又名自灸,冷灸,即现今所谓“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天灸疗法渊源流长,民间应用广泛,近现代被临床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急慢性疾病,其中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