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D与BAEP随访观察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

    TCD与BAEP随访观察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

    一、TCD、BAEP随访观察对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论文文献综述)翟晓霞[1](2020)在《脑功能监测联合炎性因子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功能监测...
  • 椎动脉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林楚镇[1](2021)在《运耳术结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运耳术结合针刺治疗...
  • 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刘亮[1]2004年在《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后颅窝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方法]:在30个(60侧)干颅骨上对枕大孔区的重要骨性结构(枕骨大孔、枕髁、舌下神经管等)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在10个(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连...
  • 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

    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

    朱建兵[1]2004年在《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获得颈椎钩突、椎体以及椎间孔大小的数据资料,分析总结颈椎钩突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解剖结构的相关性,为今后颈椎病的研究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选择120名无颈椎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志愿者,根据年龄分为6组...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

    唐熠达[1]2003年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背景:阿司匹林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已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实,且这种效应通常归因于抗血小板作用,其能否也能通过抑制或延缓动脉粥...
  •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夏家林,马景鐗,甄自刚,焦德让[1]2004年在《一侧入路显露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对侧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一侧入路显露和观察对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
  • 闭合性颈椎创伤伴椎动脉损伤的临床研究

    闭合性颈椎创伤伴椎动脉损伤的临床研究

    冯刚,陈维善,何伟良,陈其昕,陈正形[1]2004年在《闭合性颈椎创伤伴椎动脉损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椎动脉损伤在闭合性颈椎创伤中的发病率及其与颈椎损伤机制、类型、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观察椎动脉损伤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探讨早期正确诊断的方法。方法于2000年8月~2002年2月间,利用颈部...
  • 椎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椎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常书锋[1]2016年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各段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测量其显微解剖数值,探索其解剖学特征,明确其相互...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颈部大动脉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颈部大动脉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

    潘旭东,马磊,赵洪芹,李宏,刘凤林[1]2002年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颈部大动脉的彩超检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k,TIA)患者临床特点与彩超检查所发现颈部大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血流动力学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101例短暂性...